【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1-10-13 13:11:12

內容提要:今天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系列報道,我們一起感受『兩彈一星』精神。上世紀50年代,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果斷決定研制『兩彈一星』。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實現了核技術的又一次飛躍。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至此,我國躋身少數獨立掌握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國家。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在為『兩彈一星』奮斗的歷程中,廣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而這一精神,也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攀高峰。

今天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系列報道,我們一起感受“兩彈一星”精神。上世紀50年代,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果斷決定研制“兩彈一星”。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實現了核技術的又一次飛躍。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至此,我國躋身少數獨立掌握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國家。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在為“兩彈一星”奮斗的歷程中,廣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而這一精神,也激勵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勇攀高峰。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正在進行一場特殊的授勛儀式,授勛對象是眼前這座衛星發射塔架。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測站地面站黨委書記 王書昌:每成功發射一顆衛星,我們都要為它掛上一枚勛章,這些勛章記錄了無數航天人的無私奉獻與艱辛付出。我們通過授勛章的形式來教育後人,銘記發射背後默默奉獻的這一批人。

上世紀50年代,面對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局面,“兩彈一星”的研制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傾注著一代人的心血。1960年11月5日,“東風一號”終於發射成功。

航天科技集團企業文化部原部長 王春河:外國人能搞的,我們中國人不比外國人笨,我們照樣可以搞出來,而且我們可以比他們搞得更好,這叫“爭氣彈”。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地地導彈“東風二號甲”,將核彈頭投送到了羅布泊,在預定落點成功爆炸。

發射過程中,有7名官兵始終堅守在距離發射臺僅160米的地下控制室,冒著生命危險進行指揮操作。他們就是“兩彈結合”試驗陣地七勇士。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一座群體雕像生動還原了“兩彈結合”試驗任務時的場景。

“兩彈結合”試驗陣地七勇士之一 劉啟泉:當時生死的事,不是沒考慮,尤其剛開始工作,我纔大學畢業,還沒為國家做什麼事,死了是挺可惜,但是一想,咱就乾這個的,死也就死得其所了。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登上了歷史舞臺。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於敏:氫彈確實是復雜,比原子彈要復雜得多,我已經記不起經過多少次挫折了。不過這支隊伍確實是很好,挫折並沒有喪失銳氣,反倒激發高昂的創造力。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東方紅》旋律響徹太空。

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次空間交會對接等等,在大漠戈壁,航天人用奮斗和堅守,締造了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今年6月,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空間站階段。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測站黨委書記 陳修東:我們新一代航天人,必須將“兩彈一星”精神傳承下去,創新突破,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測,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中國航天人始終在“兩彈一星”精神激勵下,不斷朝著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目標前進。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政治理論教研室副教授 鄧海英:鑄造國之重器、打造軍之利器,科學技術是支橕。推進科技強軍,必須把國家利益舉過頭頂,把強軍使命扛在肩上,勇於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以創新突破技術瓶頸,以創新贏得發展主動,為中國夢提供堅實戰略支橕。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