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南醫院張曉旭入戶為新城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 本報記者 張磊 攝
天津北方網訊:“媽,您別哭。您這一哭,我還怎麼安心工作?您放心吧。”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乾部孫楠的母親,聽說兒子要下沈到津南區支援戰“疫”,掉眼淚了。
家住西青區的孫楠,是市級機關下沈到津南區的1000名乾部中的一員。
下沈第一天,孫楠就體會到了工作強度。15日上午,孫楠和其他5名同事一起,加入“敲門行動”,走訪了1244戶;下午他又被緊急派到封控區內的小區參與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負責掃描身份證信息。
“進入封控區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咱不上誰上,我是黨員啊!”孫楠說道。
“‘掃樓’、維持秩序、信息錄入等工作,我都乾過來了。”43歲的邸瑞良,作為市委辦公廳下沈到津南區盈暢園社區的乾部,在合暢園小區忙前忙後。合暢園屬於封控區,需要篩查的人數近4000人。邸瑞良和其他各級下沈乾部、志願者一起,一乾就是十幾個小時,夜間只睡了不到三個小時。
“保持距離,別太近。”昨天上午10時多,比邸瑞良小10歲的李聰,正在津南區海棠街道知香園社區疏導核酸檢測采樣隊伍。他來自市財政局,如今是這個社區的下沈乾部。巧的是,去年他就有過在該社區當下沈乾部的經歷。一回生,二回熟,李聰這次的任務是制定人員調配方案、志願者的安排,現場物資發放……
“下沈到社區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辛苦,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思路也有啟發。”李聰說,“下沈”不僅讓他了解了基層工作的辛苦,還學會了更多與群眾溝通的方法,受益匪淺。
“多久能回家?”面對家人的詢問,孫楠只說一句:“過年別打我的‘牌’了。”其實接到下沈任務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准備:“無論多少天,多苦多累,我們堅決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不負老百姓的期望。”(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