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需警惕低血糖 門特報銷納入創新藥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黃建高 編輯:張麒麟 2022-01-21 09:42:40

內容提要:家住和平區的李大爺今年65歲,患有2型糖尿病已有五年,因血糖控制不好經常要住院,他的眼睛及下肢血管已出現了病變等並發癥跡象,為了讓大爺重獲健康,全家人總動員幫他管理血糖。

血糖控制不佳

低血糖危害嚴重

家住和平區的李大爺今年65歲,患有2型糖尿病已有五年,因血糖控制不好經常要住院,他的眼睛及下肢血管已出現了病變等並發癥跡象,為了讓大爺重獲健康,全家人總動員幫他管理血糖。

要控制好血糖首先得規律用藥,患者需每天按時按量服藥或注射胰島素。而有些患者對注射胰島素有抗拒心理,李大爺就是這樣的患者。有一次他出現了低血糖,之後就很害怕打胰島素,經常自行減少注射劑量,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月門診量達到2.5萬名患者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科主任劉銘教授幾乎每天都要遇到多個像李大爺這樣不按時按量用藥的患者。在天津醫大總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治療的患者,除了天津本地患者外,還有眾多來自周邊省市的病人,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垂體疾病等罕見病病人,年接診量達到30餘萬人次,有著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醫療技術水平也是很高。

“注射胰島素是臨床中常用而有效的降糖方式,可在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發生低血糖現象,很多患者也擔心有低血糖,給糖尿病的有效治療帶來了障礙。”劉銘主任說,首先,低血糖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感,會出現四肢無力、心慌、手抖、出虛汗等現象。其次,會對心腦及神經系統造成危害,低血糖發生後,即使血糖已正常,但大腦及神經系統的功能沒有立刻恢復,往往會滯後甚至可延遲48小時以上,容易在以後發生低血糖時失去反應,甚至導致昏迷、抽搐、跌倒、骨折、意外、駕駛事故以及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嚴重後果。第三,研究顯示,低血糖與不良心血管結局有關。第四,因擔心低血糖,一些糖尿病患者就減少胰島素注射次數、減少劑量或者故意漏打,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第五,低血糖也會讓患者進行預防性進餐,造成體重增加,血糖更加難以控制,一些患者因此還得住院。

創新藥平穩降糖

醫保保證用藥可及

去年底,天津市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印發糖尿病門診特殊病按項目付費藥品保障范圍的通知(津醫保局發〔2021〕110號)》,該目錄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天津市糖尿病門診特殊病用藥報銷政策進行了完善,新納入的藥品包括德谷胰島素、司美格魯?注射液、貝那魯?注射液、桑枝總生物鹼片等糖尿病創新藥物,以保障慢性病參保人員基本用藥需求,打通醫保服務民眾“最後一公裡”。

“非常感謝市政府給我們天津的市民創造了這麼好的醫保政策,讓患者在門診就能用上療效好、安全性高的創新藥物,解決了很多糖尿病患者對於長期藥物治療的顧慮,也讓我們醫生有了更好的‘控糖利器’去管理患者。”劉銘主任說,近年來,越來越多胰島素創新藥物的出現,對患者來說是個福音,更接近人體胰島素分泌模式、在有效降糖的同時減少低血糖的風險等,明顯地減少患者的負擔,提高治療的依從性,也幫助醫生改善患者胰島素起始治療晚的問題。

劉銘主任說,從專業角度講,患者的依從性在慢病管控中非常重要,對於使用中長效的胰島素不能控制好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此次在醫保目錄中新增的長效胰島素德谷胰島素,其半衰期比較長,治療平穩,每天只需要注射一次,低血糖發生率也比較低,進入到醫保之後價格也大幅度下降。以往患者只有在治療預算高的情況下纔會選擇這些創新藥,現在都可以選了,讓更多患者受益。同時,也讓醫生有了更多的“控糖利器”,只要患者依從性好,就能降血糖,控制好糖尿病。從長遠看,還能減輕患者負擔,減輕醫保負擔。

針對疫情期間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時到醫院開藥,會導致斷藥停藥、造成血糖昇高的情況,劉主任給患者“支招”:在家做好血糖監測,合理用藥,若一時不能去醫院,可到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互聯網醫院,通過線上讓醫生開藥、治療、制定方案、送藥上門。他說:“從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後,考慮到慢病患者需長期治療,天津醫大總醫院就上線了互聯網醫院,患者就診開藥更加方便。2021年,天津醫大總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互聯網醫院接診患者超過5萬人次,及時滿足了患者的就診需求。”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