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電廚房,鄉村蝶變端出綠色大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朱紹岳 編輯:付勇鈞 2022-02-23 10:17:58

內容提要:綠色,是鄉村振興的底色,蘊含著新的發展路徑和動能。

施然 畫

天津北方網訊:綠色,是鄉村振興的底色,蘊含著新的發展路徑和動能。

站在“千年古渡”寶坻區小辛碼頭村,放眼望去,潮白河兩岸,一組組風力發電機就像白色衛士,將綠色電能源源不斷輸送到村裡。“以前我們保護環境、發展產業,都是各顧各的,並沒有真正把綠色資源變為村子發展實打實的財富。”村黨支部書記洪奉國說。如今,千畝稻田濕地遍布村莊四周,插秧節、釣蟹節、新米節等各類文旅活動越辦越紅火……

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著手,解鎖更多“綠色路徑”,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以綠色低碳之變帶動鄉村發展之變,纔會真正實現鄉村振興。“過去燒一桌菜,滿屋都是煙;現在用上了‘綠電’,不僅省錢,還安全潔淨。”“90後”村民李超說。視野開闊、光照充足,小辛碼頭村是發展風力和光伏發電的絕佳之地。基於此,村裡開展農家院“全電廚房”實踐,能耗減少了68%—77%。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新技術,不僅把家家戶戶的“碳”降了下去,也讓村子發展的“質”提了上來。生動的實踐啟發我們,從綠色發展中尋找機遇和動力,能夠為鄉村振興帶來更多活力。

綠水青山是鄉村最大的財富,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乾淨無污染的農產品、藍天白雲的好景色,蘊藏著鄉村發展的新優勢和人們對鄉村振興的美好期待。津沽大地的田野間,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寧河區七裡海濕地周邊鎮村率先發展生態農業、民宿經濟,建成全市首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區小站稻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稻蟹混養面積20.5萬畝;為鄉村增綠意、為發展添動能,濱海新區潮宗橋村采用“農光互補”模式,在現有的光伏電站之間建設溫室大棚,實現一地兩用,每年為村民帶來950多萬元收入;地處綠色生態屏障核心區域,津南區西官房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變過去的單一水稻種植為稻蟹混養,給更多村民帶來了致富喜悅。激活鄉村的生態價值,就能走出一條綠色產業鋪就的康莊大道。

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內核”。讓綠水青山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以綠色之變帶動鄉村發展蝶變,必將打造出更多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