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我們公司研發生產的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機連續三年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全球排名前三。公司產品被國內90%的上規模輪胎企業選擇應用,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公司自主研發的多個裝備填補國內空白,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次,為我國輪胎制造工業的崛起與全球化擴張作出了貢獻。』2月25日,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紅軍站在公司總裝車間,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賽象公司員工的這份自豪再一次被佐證──日前,國家工信部印發了第六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賽象公司與華海智匯技術有限公司、華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博思特能源裝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凱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科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6家天津企業一起成功入選最終名單,成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產業政策與法規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制造業單項冠軍是指長期專注於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制造強國戰略,是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的重要環節。我市自2020年開始加大制造業單項冠軍梯度培育力度,並啟動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目前初步形成近100家企業規模的國家級、市級培育、市級種子培育的單項冠軍梯度培育體系,包括16家國家級、53家市級培育、30家市級種子培育,覆蓋了全市12條重點產業鏈。此次入選的7家企業均在所屬細分領域位居全國第一,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都是我市各條產業鏈上的重點企業。
我市對制造業單項冠軍梯度培育力度的加大表現在頂層設計、政策支持與引導上。2021年,我市將單項冠軍培育工作從政策層面上昇到立法層面,在全國首部促進智能制造發展地方性法規《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中創設專門條款;為了起到政策支持與引導作用,2020年開始,我市把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納入智能制造專項資金支持政策,並持續推動政策落實,加強智能制造專項對優質企業培育政策的宣貫,2021年,我市投向支持優質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達1.03億元,項目達145個;為了提高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質量,我市將單項冠軍與產業鏈、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工作緊密結合,對標工信部重點領域,以產業鏈為抓手,引導更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早日成長為國家級單項冠軍,助力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