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形勢折射『躺平』之謬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22-04-17 16:55:44

內容提要:近來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一些國家和地區由於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經濟下行、奧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於先前毒株和抗疫疲勞心態等復雜因素,陸續取消了口罩令、隔離感染者、追蹤密接者等嚴格管控措施,除加強疫苗接種外基本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

近來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一些國家和地區由於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經濟下行、奧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於先前毒株和抗疫疲勞心態等復雜因素,陸續取消了口罩令、隔離感染者、追蹤密接者等嚴格管控措施,除加強疫苗接種外基本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

但全球疫情依然高位運行,奧密克戎毒株的高傳染性和隱蔽性提昇了防控難度,一些地區的死亡人數再現高峰。新一波疫情也對多國經濟社會生活造成嚴重衝擊。專家們還警告,人類仍未完全了解新冠病毒,無法預測這種病毒將如何進化。

這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22年4月16日公布的美國日增新冠死亡病例趨勢圖。(圖片來源: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

全球死亡病例數持續高企

4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研判最新疫情形勢後發表聲明宣布,新冠大流行繼續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天後,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突破又一個重要節點: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超5億例,死亡病例數逾619萬例。

與去年11月剛發現奧密克戎毒株時相比,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增加逾2.5億例,而死亡病例增加逾100萬例,這相當於半年時間便從地球上抹去了一個中型城市的人口。世衛組織在上述聲明中寫道:“新冠病毒繼續造成高水平的發病和死亡,特別是在脆弱人群中。”

翻閱世衛組織近期疫情周報可發現,最近幾周全球每周新增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持續下降,但在截至4月10日的一周中,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依然超過700萬例,相當於日均新增百萬病例,而當周新增死亡病例數逾2.2萬例,這是太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世衛組織特別提醒,須謹慎解讀其疫情周報反映出的趨勢,因為一些國家逐步改變檢測策略,統計數字比實際情況低。它的評估是:盡管奧密克戎毒株致病性降低,但確診病例大幅增加導致大量患者住院,讓醫療系統進一步承壓。“在有些國家,死亡數字與之前的峰值相似或更高”。

在全球疫情新形勢下,“躺平”實際上是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無奈之選。它們在經過多種嘗試後,找不到一種理想應對策略,因此除了加強疫苗接種外,不再強調或乾脆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但“躺平”之後,隨即常見的便是病例數激增、死亡病例數高企,過一段時間後疫情曲線纔掉頭向下。

美國是一個代表性例子。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疫情曲線圖顯示,美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最高紀錄(今年2月1日報告的4184例)就發生在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疫情高峰期,當時美國持續約半個月報告七日日均死亡病例數超2500例,明顯高於去年9月德爾塔毒株肆虐期間的峰值。近來美國七日日均死亡病例數依舊逾400例。由於疫情趨緊,費城於4月11日宣布恢復室內口罩令,成為近期首個恢復室內口罩令的美國大城市。

日本教訓同樣應汲取。今年1月中旬以來,日本新增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萬例,而日本新冠總死亡人數不到3萬人。瑞典是較早采取“躺平”策略的國家,英國《自然》雜志子刊《人文與社會科學通信》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對此提出批評,認為瑞典采取“自然”群體免疫策略應對疫情大流行,現實情況是2020年瑞典新冠死亡率是鄰國挪威的10倍,“如果瑞典要在未來的大流行中做得更好,就必須重新建立起科學方法”。有關統計顯示,人口約1000萬的瑞典,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8萬例;人口約500萬的挪威,新冠死亡病例不超過3000例。

“躺平”政策衝擊方方面面

“如果你現在沒有被感染的朋友,說明你沒有朋友。”墨西哥傳染病專家布倫達·克拉布特裡在社交媒體上的這句感言,足以反映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新一波疫情在全球一些地區傳播之廣泛。近期一些國家抗疫“躺平”後,病例數再度激增,進一步衝擊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國就正在承受“與新冠共存”的多重“後遺癥”。英國政府於2月末宣布實施“與新冠共存”計劃,在法律意義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多項數據顯示,英國疫情自3月以來持續惡化,感染水平已昇至歷史最高。

以英國醫療系統為例:鑒於目前新冠高感染水平和醫護人員高病假率,無論在新冠病例的護理方面,還是在清理此前兩年積壓工作方面,英國醫療體系都處於艱難運轉的狀態。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官員表示,不少醫院目前床位緊張,員工因病大量缺勤。英國知名免疫學家丹尼·奧爾特曼對新華社記者說,醫院、學校和企業發現,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很難正常運轉。

英媒日前援引一項調查說,四分之一英國公司表示,新冠疫情是企業員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航空公司因機場人手不足,被迫取消部分航班。英國議會一份報告指出,勞動力短缺或將導致英國食品工業陷入“永久性萎縮”。

德國高級醫院醫生協會主席米夏埃爾·韋伯也有同感:由於疫情大流行,德國六成醫院不得不推遲預定手術,10家醫院中有6家護理人員短缺,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德國政府近期取消大多數新冠防疫措施提出批評。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最近一番言論也引發關注。他先是表示,新冠不必強制隔離,但很快又改口稱,“新冠不是感冒”,隔離是必須。

尤需指出的是,“躺平”政策對老人、有基礎疾病者和免疫受損人群等群體造成更大風險。韓國數據顯示,在4月第一周的新冠重癥和死亡病例中,60歲以上老人分別佔85.7%和94.4%。

此外,韓國9歲及以下兒童已有過半感染新冠病毒,部分兒童受到喪失嗅覺等後遺癥困擾。新西蘭知名流行病學家邁克爾·貝克說,不能對未成年人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等閑視之,目前尚未有足夠醫學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否會對他們造成長期潛在傷害。

新冠病毒變異方向不定

復盤新冠疫情這場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人們曾數度樂觀認為,疫情大流行趨於結束,尤其是在疫苗大范圍投入使用時。但變異毒株接二連三地出現,病毒變異存在巨大不確定性。世衛組織總乾事譚德塞日前直言:“我們無法預測病毒將如何進化。”

有觀點認為,病毒在進化過程中傳染性和致病性呈反向關系,奧密克戎毒株就是這種進化選擇的結果,病毒還會繼續朝更溫和方向演變,直至能與人類“共存”。但專家們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過於樂觀,是拿著生命去冒險賭博。

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陳宇對記者說,新冠病毒本身的變異方向是隨機的。傳染性跟致病性在科學層面沒有必然聯系。從社會層面看,病毒致病性低,病癥不明顯,提昇病毒傳播機會,進一步增加低免疫群體的致命風險。

放松乃至取消防疫限制措施,尤其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仍很低的情況下,其結果就是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傳播,為新變異毒株出現提供“溫床”。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認為,大流行仍存在相當大不確定性,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較高流行性為病毒變異提供更多機會,人類面臨出現新變異毒株的更高風險,“沒有理由假設未來出現的所有變異毒株都是溫和的”。

意大利免疫學專家、帕多瓦大學病理學教授安東妮·維奧拉指出,新冠再感染問題也不容忽視。感染德爾塔毒株後,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奧密克戎毒株。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10月起,意大利每周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數在總數中佔比逐漸提高。

當前,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仍不充分,也沒有完全研究清楚接種疫苗或感染引起的免疫力到底能持續多長時間。但很清楚的是,更多的病毒傳播意味著更多的死亡,大流行並未結束,還遠不到抗疫松懈之時。

環顧全球,目前仍具備“發現一起、撲滅一起”條件的國家屈指可數,把新的疫情消滅於萌芽狀態仍是這些國家的最佳選擇方案。“想想在2020年初,如果每個有能力的國家都采取了‘清零’政策,世界會怎樣。無可爭辯的是,全球死亡人數會低得多,更少的人會長期感染,經濟損失也會減少……奧密克戎可能根本沒機會進化出來,”英國《新科學家》周刊近日刊文感慨道,“當下一次出現大流行病時,各國政府應該牢記‘清零’策略。”

   原標題:全球疫情形勢折射『躺平』之謬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