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社長鄭慶東:立足學用結合,做強深度報道,彰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現實解釋力和實踐引領力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記者 作者:鄭慶東 編輯:付勇鈞 2022-05-08 09:44:29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的時代條件、新的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偉大實踐中,創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近兩年,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復雜局面下,中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經濟思想是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金鑰匙』,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也為我們開展重大主題報道提供了旗幟方向和深耕沃土。

鄭慶東  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的時代條件、新的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偉大實踐中,創立了習近平經濟思想。近兩年,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復雜局面下,中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經濟思想是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金鑰匙”,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也為我們開展重大主題報道提供了旗幟方向和深耕沃土。

經濟日報是中央黨報、經濟大報,是黨中央、國務院指導全國經濟工作的重要輿論陣地。積極宣傳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及時跟蹤報道全國各地、各行各業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實踐探索,生動呈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打造學習宣傳習近平經濟思想高地和重要陣地,是經濟日報最重要的職責。一年多來,我們圍繞“學以致用,以用促學,用之見效”,精心組織開展深度調研,接續推出“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調研行”“高質量發展產業調研”“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企業調研記”三大系列報道,生動反映地方、產業、企業如何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攻堅克難,如何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開拓創新的能力本領,如何推動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取得成效,形成了“三駕馬車”的深度報道格局,生產了一批優秀新聞作品、收獲了各界廣泛好評,也使人們對習近平經濟思想在指導實踐中彰顯的現實解釋力、實踐引領力有了更直觀感受,對其科學真理性、強大生命力有了更深刻認識。

在“學”字上下功夫、在“用”上見成效。“學用結合”已成為廣大黨員乾部的基本功、必修課,也是主流媒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引向深入的重要方法論。

1 深入挖掘習近平經濟思想打造的經濟報道“富礦”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時代條件下,創造性的實踐突破與重大的理論創新相輔相成,統一並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鮮明實踐特征、問題導向意識,為經濟新聞報道打造了一座“富礦”。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考察調研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頻頻深入一線指導工作,堅實的足跡縱橫跨越中國版圖。從廣東深圳蓮花山到安徽鳳陽小崗村,從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從太行深處訪貧問苦到中關村裡了解前沿科技,從雲南洱海督促保持綠水青山到東北老工業基地考察國企改革……考察調研的過程,是聽民聲、察民情、問民意的過程,也是一系列重大戰略的決策部署過程。在問題中把准社會脈搏,在解題中認識發展規律,雙腳的一步步丈量,推動了理論和實踐的一步步創新,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圍繞新時代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的著眼點和立足點始終放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以當代世界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新特點為判斷依據,以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為出發點,以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方向,以鞏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為責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規劃出實現中國夢的宏偉戰略藍圖。一系列重要論述中體現的大脈絡、大邏輯、大格局,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思想史而言,具有重大的創新意義,標注了經濟治理現代化的新高度。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事業發展的磨刀石。新時代的開創,新思想的誕生,本身就是在紮根現實土壤、回應實踐需求、回答時代課題中實現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乾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看到,無論是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重大論斷,還是作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無論是推進精准扶貧脫貧的政策方略,還是制度建設上補短板、強弱項,都來自習近平總書記對“實事”清醒而全面的認識,對“求是”堅定而執著的追求,體現出唯實務實的思想品格和直面矛盾的政治勇氣。正是在“實踐—認識—實踐”持續深化的過程中,在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習近平經濟思想彰顯出巨大的現實解釋力和實踐引領力。

經濟日報把深度調研報道作為堅持問題導向、體現實事求是、真實反映各地區各領域生動實踐的有力抓手。各地各領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推進怎樣、效果如何,來自基層一線、反映客觀實際的調查研究最有說服力。經濟日報開展“三駕馬車”的深度調研報道,就要求采編人員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地方,深入企業行業,用心真聽、真看、真感受、真調研。短則一周,多則十日,不搞清真實情況不罷休,不弄懂實際問題不收兵,以經得起歷史、實踐檢驗的調研結果,挖掘各地各領域重大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就背後的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思想邏輯,引發社會熱烈反響。在已刊發的33篇深度調研報道中,“鎮版”“刷屏”之作接二連三,累計收獲了逾20億次的全網傳播量。這也證明,在“人人都是傳播者、隨時隨地能發聲”的時代,只有摒棄浮躁之氣、遠離喧囂之風,不隨波逐流,不淺嘗輒止,用深度調研凝練成有深度、有內涵、有價值的新聞作品,纔是走正途、行大道。

經濟日報“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企業調研記”專欄推出以來,已先後刊發多篇深度調研報道。圖為2021年9月15日,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同志(中)帶領采訪組赴浙江省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進行調研采訪。

2 在踐行“四力”中凸顯深度調研多維度

經過一年多來的探索實踐,經濟日報編委會提出“深度立報”方針已見成效,形成了深度調研“三駕馬車”的報道格局:2021年1月13日,“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調研行”推出開欄之作《佛山典型》;2021年11月2日,“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企業調研記”專欄推出首篇稿件《臻至破危》;2021年12月13日,產業調研推出第一篇報道《煤炭問題調查》。短短一年多,深度調研報道共刊發重磅文章33篇。這些深度調研在業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成為經濟日報宣傳工作的新亮點。

經濟日報高度重視深度調研報道,力爭每一篇都是精心打磨的萬字長文,每一篇都是精品佳作,凸顯深度調研的多維度。

(一)謀篇布局心懷國之大者,政治站位有高度。經濟日報深度調研報道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一刻也不偏離習近平經濟思想這條鮮明主線。地方調研,主要聚焦各地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尤為重視的主題;產業調研,集中追蹤糧食問題、耕地問題、種子問題等習近平總書記特別牽掛、反復過問的話題;企業調研,也均是選擇習近平總書記長期關心、關注且親自調研過的企業。經濟日報深度調研始終突出思想主線,充分展現習近平經濟思想對經濟全局的科學引領,對經濟社會發展難點堵點的精准把握,對做好當前形勢下經濟工作的有力指導,讓每篇深度調研都成為習近平經濟思想在各地各領域生動實踐的精彩注釋。

(二)始終深入實際深入一線,新聞采訪有厚度。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只有全面、細致、深入、紮實的采訪,纔能不斷積累素材的厚度、認知的厚度,進而凝練成作品的厚度。經濟日報深度調研的厚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調研時間長,每篇調研報道采訪時長不少於一周,在“新聞產品成快消品”的當下,這是不多見的。二是骨乾記者多,調研報道大多由一名編委會成員領銜,同時抽調業務骨乾、地方記者站力量參與,集中優勢兵力,深入紮實采訪。三是調研深入,數百米深的地下礦井、寒風獵獵的大漠深處、火熱繁忙的生產一線、生機盎然的黑土地上……都留下調研組成員求“深”若渴的印記。如《威武祁連》采訪,就由多名記者輾轉2000公裡,歷時9天采訪完成。這在經濟日報深度調研中,是一種“常態”。

(三)堅持深挖一點多想一層,理論思考有深度。思考的深度,決定著作品的價值與高度。深度調研報道既要紮得進去,獲取第一手真實、鮮活、厚實的素材,又要跳得出來,以客觀、理性、深度的思考,發現共性問題,剖析各方實踐,總結普遍規律,提供全新視角。如此,報道纔能好看、耐看,值得反復看。比如,《順德再造》就以經濟日報持續30年關注順德經濟社會發展為引子,解剖在高質量發展要求下,改革先鋒順德為何壯士斷腕決意“村改”,“村改”如何突破,怎樣闖關,做對了什麼,等等。稿件刊發後,順德區委印發參與“村改”乾部人手一冊,用以指導推動工作。又比如,《一重重生》聚焦中國一重這個老央企的新改革,精准把握改革的重點、痛點、難點和突破點。稿件刊發後,有關專家發文稱:“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這是看到的最好的典型報道,也是最好的國企典型通訊。”

(四)秉承問題導向問題意識,提煉觀點有銳度。信息爆炸時代,有銳度的觀點就是稀缺資源。觀點從何而來?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剖問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來。經濟日報深度調研報道尤為重視問題意識,奔著問題去,抓住問題不放,最終是為化解問題、亮明觀點、求解答案。以產業調研為例,目前刊發的產業報道有《煤炭問題調查》《耕地問題調查》《種業問題調查》《四問冰雪產業》等,僅從題目就能看出明確指向。如何攥緊中國種子?如何端穩中國飯碗?《種業問題調查》就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前中國種業存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足、商業化育種體系還沒完全建立等問題。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86歲的著名玉米育種家程相文說:“經濟日報的文章分析了種業面臨的難點,提出了做強種業的建議,很有指導意義。”

(五)稿件精心打磨反復修改,文本寫作有靚度。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好稿件莫不是精心雕琢、用心修改的結果。新聞作品一經發布,或白紙黑字難以再改,或網上熱傳廣受關注,我們理應對文字、對文章心存敬畏,力求最佳。經濟日報動輒上萬字的深度調研報道,更要求文字必須有吸引力、感染力。因此,30多篇深度調研報道,每一篇都是精心打磨,反復修改,有的數易其稿。《正泰正青春》從初稿到終稿,經歷一月有餘,前後大的修改就有三次。經過精心修改、反復打磨,最後版本的內容與初稿相去甚遠。正是這樣脫胎換骨、大刀闊斧的優化,刊發見報稿件的文字纔更有吸引力和可讀性。

(六)打通融合報道多個環節,作品傳播有廣度。以融合推廣為推手,著力提高融媒產品到達率、傳播力,將優質內容高效、及時、精准地呈現在受眾面前,應是深度融合時代媒體操作的“標配”。經濟日報打通融合報道全流程,一是抓關鍵平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是一把手工程,經濟日報編委會靠前指揮,親力親為,加強與主流平臺“學習強國”和流量平臺“今日頭條”的合作對接,為鞏固深化合作打下堅實基礎。二是抓融合改造。順應差異化、分眾化傳播趨勢,針對不同平臺特點和不同受眾關注點,以深度融合報道內容為藍本,進行融合改造,創新話語體系,優化呈現方式。三是抓融合推廣。經濟日報專門成立融合推廣辦公室,負責推廣深度融合報道等優質內容,研究各新媒體平臺的傳播規律,對接不同平臺內容需求,並據此制定不同的推廣策略與方案。《鄂爾多斯重塑》3.2億、《先鋒沈陽》2.2億、《宜昌蝶變》1.3億、《臻至破危》1.96億……動輒破億次的全網傳播量,正是上述措施高效、有力的明證。

圖為2021年6月16日至6月18日,經濟日報連續三天刊發“齊魯不凡”系列調研,分別為《諸城“創”道》《壽光“植”造》《濰坊“畫”卷》。

3 做優做強深度調研是提高宣傳水平的重要抓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年多來,經濟日報狠抓深度調研報道,無論是從總量看,還是從效果看,在經濟日報發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2022年3月,經濟日報將優秀深度調研報道集結成冊,《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調研文集(2021)》一經面世,就引發了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一周之內加印超4萬冊。

總體而言,經濟日報的系列深度調研報道,營造了學思踐悟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良好氛圍,發掘了一批各地區、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案例,培養了一批具有深度思考調研能力的采編人纔,產生了一批特色鮮明影響深遠的爆款產品,在選題策劃、深度采訪、稿件寫作、刊發節奏、推送規律、融媒體呈現等方面積累了經驗,為“打造學習宣傳習近平經濟思想高地”夯實了根基。

一年多來的深度調研工作,也給我們帶來重要啟示。

第一,堅持把深度調研作為報道工作重中之重,作為打造習近平經濟思想宣傳高地的有力抓手,作為履行使命、踐行“四力”、提昇報道、帶好隊伍的主要支點。實踐證明,深度調研報道實現了報道質量提高、采編能力增強、社會影響擴大的多重效果,提高了經濟日報的知名度、美譽度、品牌度,提昇了經濟日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已成為經濟日報的金字招牌。更為重要的是,經過不斷改進、完善,深度調研已成為經濟日報做強做優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有力抓手,應該長期堅持下去,不斷發展優化。

第二,堅持深度調研報道高起點高水准高質量,做深地方調研、做活企業調研、做重產業調研,以更多精品佳作,回應時代呼喚人民關切。深度調研報道的質量與水准,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種報道形式能否獲得受眾的青睞與認可。不是精品,沒有深度,不夠精彩,如何能讓受眾靜下來、沈下來、讀下去?當下新聞報道存在碎片化、快餐化、情緒化的傾向,但對真正有內容、有深度、有價值的調研報道的閱讀需求依然存在。要堅持內容為王,質量為先,一步一個腳印把地方調研做深,把企業調研做活,把產業調研做重,久久為功,必有回響。

第三,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調查就是解決問題”,深度調研報道主要反映成就、變化和變革,但絕不是簡單表揚,要力避不重效果的“大表揚稿”的窠臼。正面、積極、向上地反映各地區各領域的創新、實踐、成就,是經濟日報深度調研報道的主旋律。這是毋庸置疑的。關鍵在於,如何吸引住讀者和受眾,並讓他們樂於接受,進而認同、贊成,這就涉及宣傳藝術、報道藝術的問題。要堅持問題意識,抓問題、細梳理、深剖析,聚焦地方、企業、產業中具有普遍性的難點、痛點、堵點,挖掘地方、企業、產業具有共性的積極作為、大膽創新,不僅要看到成績,還要看到成績背後的探索,不僅要看到做對了什麼,還要看到哪些沒有做到,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深度調研報道給人以向上向好的信心和力量,這纔是最需要用大力氣去推進落實、下大功夫去探索實踐的。

第四、堅持融合報道思維,打通“策采編發推饋評”全流程各環節各關口,以融合發展擴大深度調研報道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媒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深度調研報道不僅要在傳統媒體上成為“實力擔當”,也要在新媒體上成為“流量擔當”。為此,深度調研報道要打通“策采編發推饋評”,從策劃之初,就要根據微博、微信、客戶端、短視頻、第三方平臺等不同平臺的傳播規律和產品需求,擬定不同表達方式、不同呈現方式、不同發布頻次的多元化新媒體產品,從而以融合發展的合力實現深度調研報道的最大傳播力和到達率。

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在引領著承載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掌舵揚帆,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破浪前行。迎接和服務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是當前經濟日報做好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的主線。我們將繼續以中央黨報、經濟大報的政治站位,砥礪初心使命,切實踐行“四力”,勇立時代潮頭,展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塑造的時代新貌,堅定不移“打造學習宣傳習近平經濟思想高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