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老政策措施不斷完善 為老服務從基本民生向品質民生轉變 最幸福的事 是在天津慢慢變老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史鶯 編輯:付勇鈞 2022-05-10 08:47:34

內容提要:養老,是事關千千萬萬家庭的民生大事。天津市委、市政府連續第15年將養老服務納入20項民心工程,老齡事業發展水平持續提昇。

天津北方網訊:養老,是事關千千萬萬家庭的民生大事。天津市委、市政府連續第15年將養老服務納入20項民心工程,老齡事業發展水平持續提昇。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本市為老服務按下從基本民生向品質民生轉變的“快進鍵”——養老服務制度體系日漸完善;居家和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與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形成;養老服務風險防范能力加強,老年人保險保障體系不斷豐富……一項項惠老政策相繼出臺,一樁樁為老服務相繼落地,百姓臉上笑容愈加燦爛:“最幸福的事,是在天津慢慢變老。”

臨近晌午,紅橋區邵公莊街辦事處一樓的老人家食堂裡,飯菜飄香,每周一到周五,家住建設南裡的馬慧清大爺都會蹬上幾分鍾自行車,來此用餐或取餐。“工作人員態度倍兒好,飯菜軟乎、少油,量大味好,價格實惠,一盒飯夠吃兩頓,晚飯也有了。”70歲的馬大爺精神矍鑠,滿臉笑容。

“人一老,總會面臨‘吃飯難’。炒一道菜,營養單一;多做倆菜,一頓吃不完。上了歲數還愛忘事,有時炒菜鍋在灶上燒著,接個電話的工夫就忘了,不安全。要是趕上頭疼腦熱,做頓飯能給我愁壞嘍。”老人家食堂建成之前,馬大爺的“愁”,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目前,本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00.27萬人,佔總人口21.66%,特別是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等情況疊加,考驗著全市養老服務體系的承載力。2020年,市民政局結合“築基工程”上門入戶訪查350萬戶家庭,一日三餐,位列最急難愁盼的養老訴求之一。

如何讓“飯難”不再“犯難”?近年來,天津通過補老人和補企業的“雙補貼”方式,激活供需兩端,推動街道社區開設老人家食堂1701家。2021年,全市超過190萬人(次)的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務,累計補貼資金超300萬元。

馬大爺清楚記得,2020年1月,社區老人家食堂開張。“食堂輻射13個社區,需送餐的高齡、獨居、失能老人多,工作人員忙不過來,今年1月疫情防控暫停堂食前,我們身體硬朗的老年人都來這兒吃。”沒多久,馬慧清發現,日間照料中心也在街辦事處一樓建起來,“有活動室、醫療室、休息室……能下棋、打球、跳舞、唱戲等,都是老年人喜歡的。”

“紅橋區是天津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服務做到最細微處,如洗衣、助浴、代買等,看似簡單卻是很多老人急需的。”該日間照料中心負責人王瑞秀說,他們正推動更多居家養老服務融入中心。

近些年,天津在完善區、街道(鄉鎮)、社區三級養老服務設施布局上持續下功夫。目前,8個區完成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建設,70餘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1357個照料中心、396家養老機構、8萬張養老床位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養老服務。另新增100個社會化運營照料中心,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

劉坤和陳鴻(化名)老兩口年至耄耋。2019年,劉奶奶摔傷腰部,陳爺爺健康出現問題,二老一起入住鶴童川府老人護理院。在護理員的精心照護下,老兩口身體轉好,隨後回家頤養天年。今年2月,劉奶奶做了心髒支架手術,陳爺爺患上腦梗,他們再次回到熟悉的護理院。“設施條件越來越智能,護理員專業水平更高了,院裡組織的各類文娛活動也更豐富了。”劉奶奶高興地說。

讓老有所依“落地有聲”,2021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天津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全面施行,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本市還深入推進長期照護保險服務,積極參與制定和完善試點政策,將長期護理保險納入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全市500家養老服務機構成為定點機構,佔比73%,累計服務重度失能老年人超90萬人次。

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繼續在強化養老服務保障、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加強專業人纔隊伍建設、加快推動養老服務產業、推進綜合監管體系建設等方面發力,讓更多天津老年人擁有健康快樂的幸福晚年。(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