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與『大』的為民之道──天津強化精細化精准化管理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張立平 編輯:孫暢 2022-05-13 08:23:00

內容提要:5年前,在同樣的季節,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鋪展出一幅濃墨重彩的民生畫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提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供熱期前,供熱單位認真巡視,積極准備,讓全市人民能夠溫暖過冬。(本報資料照片)

  2021年11月,北辰區小淀體育文化公園對外開放。

  2020年9月,位於河北區的盛皜嘉園保障房項目竣工。

  津南區海棠街“棠心菜站”為居民提供生活用品配送服務。(本版照片均為本報資料照片)

  天津北方網訊:時光的列車滿載著沈甸甸的收獲,駛入生機勃勃的5月。

  5年前,在同樣的季節,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鋪展出一幅濃墨重彩的民生畫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提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站在時間的節點駐足回望,5年間,這份答卷寫在了人民心間──

  南開區王頂堤街道美雲社區80歲的劉兆海和他的老街坊們,享受著全年150天的集中供暖,風濕病再也沒犯過;

  就業“困難戶”陳百琴,終於甩掉“沒技能”的包袱,當上了金牌月嫂,心裡踏實了;

  家住紅橋區丁字沽一號路的李泳海,從擁擠簡陋的舊平房搬進了新小區,全家人的好日子來了。

  5年來,天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秉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小事當大事乾,踏踏實實,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精細化精准化實施20項民心工程,把財政總支出75%的“蛋糕”切給民生,“以人民為中心”的“大理念”,在每一位“小人物”的生活裡落地生根;城市發展的“大夢想”,與每個市民的“小日子”緊緊相連;一件件“小實事”匯聚成可觀可感的“大民生”……

  “小”與“大”的為民之道,彰顯的是一座城市的信仰、智慧與情懷。

  民生小事與“國之大者”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關家國。

  大國之大,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讓人民生活幸福,乃“國之大者”。

  紅橋區西於莊,曾是市區最大的棚戶區。5平方公裡密密匝匝蝸居著1萬多戶、3萬多居民,低矮破舊的棚戶連成片。

  (下轉第4版)

  (上接第1版)

  王普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在10平方米的小平房裡,娶妻生子嫁女。最多時,這間小屋擠著老少三代5口人。屋內陰暗潮濕,老鼠、臭蟲、蟑螂等時常光臨。住在西於莊,最怕下雨,屋子比院子低,院子又比馬路低,一下雨,雨水倒灌,家家戶戶鍋碗瓢盆齊上陣。冬天更是難熬,房子四面漏風,開著電暖氣,還得穿上羽絨服。

  “什麼時候能住上樓房喲?”拆遷的消息傳了一次又一次,王普和街坊們盼了一年又一年。

  棚戶區是歷史欠賬,也是“城市傷疤”。改善和保障老百姓的住房,一直是黨和政府牽掛的大事。絕不允許在高樓大廈背後還有貧民屋,也絕不能以平均數掩蓋一人一戶的困窘。

  2016年年底,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用3年時間,完成市區147.33萬平方米、共計6.24萬戶棚戶區的改造任務。

  “能走的都走了,留下的各有各的難。”市住建委征收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項目是多年來數輪改造後遺留的“硬骨頭”,房屋建築密度大、戶均面積小,低保殘疾等困難群眾集中,房屋權屬問題、家庭糾紛等錯綜復雜。

  棚改是一場攻堅戰,再難,也要把老百姓的事辦好。搞民生改善,財力不是最重要的。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破除“怕老百姓佔便宜”的念頭。

  “我們制訂了一整套惠民補償安置政策,對於確有困難的棚改居民,根據方案采取領取困難補助、優先安置孤寡老人、妥善安排就業等措施,另外,對於原住房面積小且他處無住房、補償款不足以購買最小安置房的,可享受托底安置房一套,不用補交房屋差價。”征收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在棚改中,為徹底解決困難群眾的後顧之懮,各區精算發展賬、民生賬,不搞“大水漫灌”式補償,找准突破口、因地制宜、精准施策,3年累計發放各類困難補助近15億元,約3萬人受益。

  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一項項民生實事書寫出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日子。

  2020年11月,天津提前超額完成“棚改清零”任務,30萬居民出棚進樓,市區棚戶區居民戶均面積由原來不足20平方米,提昇到65平方米以上。

  “這輩子,滿足了!”王普一家人搬進了90多平方米寬敞明亮的新居,喜圓安居夢。

  心懷“國之大者”,著眼於“為民小事”。以人民為中心,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是考驗初衷本心。

  2020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病毒傳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既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也是一場民生保衛戰;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1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一家一戶的基本生活有保障嗎?肉菜蛋奶供應及時嗎?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的一日三餐有著落嗎?一點一滴,無不關系到老百姓的平常生活。

  “社區成立了疫情防控服務隊,封控期間,志願者們每天為我們買菜、買藥、買各種生活用品。有些老年人不會用手機,他們就一家一戶上門收集購物清單,給老人們買來送到家門口。”今年1月,津南區咸水沽鎮居民劉欣所在的社區曾被封控,居家隔離的日子,她坦言“從來沒有擔心過。”

  安心的背後,是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和擔當,是黨和政府讓每一位群眾都過上安穩日子的不懈追求。

  在與奧密克戎“硬剛”的日子,津南區在區、鎮街、村居設立了三級民生問題應急保障工作組,通過民生訴求直辦機制,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緊急熱點問題;

  與病毒賽跑,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組建專門團隊,在24小時內打造了一套相對穩定成熟的信息錄入系統,變“你掃我”為“我掃你”,刷一下身份證就完成登記,幾輪核酸大篩越篩越快;

  篩查采樣點位越設越多,直至“搬”進了居民小區裡,“別讓大家挨凍!”志願者們一棟一棟喊居民下樓,同時為老人、孩子開設綠色通道,加快篩查進度;

  為封控管控區內的高齡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建立臺賬,指定專門醫院收治常見病患者,“托底”急危重癥患者,堅決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

  ……

  致廣大而盡精微,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在盡最大努力地善待每一戶平常家庭、每一位普通百姓。大國與小家,大城市與普通人,“家”與“國”一體,“市”與“民”同心。

  關鍵小事與發展大局

  民生,就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最日常的“小事”,看起來微不足道,卻一頭連著普通百姓生活,一頭關系發展穩定大局。

  誰家過日子沒有難事、煩心事?運用“底線思維”,堅持底線思維“底”到底,帶著百姓關切、懷著為民情懷、掛著群眾冷暖,纔能真正解決百姓“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

  寶坻區中保樓小區是2000年建成的老小區,現有居民1092戶。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小區供電一直未並入國家電網,電費由物業公司代收代繳。

  區裡為實施民心工程,決定對小區進行電力改造,物業公司為維護自身利益,阻撓施工單位進場施工,中保樓小區售電系統遲遲得不到提昇。

  “我們每用1度電,要比國家標准電費多繳0.13元!”居民們對物業公司收取的高價電費不滿,一些居民拒繳電費,物業公司乾脆斷了電。

  雙方矛盾激化。業主們走上了信訪之路。

  民生問題大於天。寶坻區高度重視,把其納入為群眾辦實事、主動向群眾匯報的重要事項,由區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重點抓,召集區工信委、國家電網寶坻區分公司、區住建委、派出所、業委會,先後4次專題研究小區電力改造解決方案。

  炎炎夏日冒著酷暑,工作組多方奔走。一把手“提鍋上灶”,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

  “我們終於享受到了國家統一的售電價格,政府給我們換了新電表,解決了困擾我們20多年的高價電費問題。”居民們心裡亮堂了。

  民之所懮,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訪工作要為民解難、為黨分懮,對於那些時間跨度長、政策限制多、解決難度大的信訪積案,各級領導乾部帶頭啃最硬的‘骨頭’,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千方百計推動‘事要解決’。”市信訪辦二級巡視員、綜合協調處處長王振剛說。

  敢啃硬骨頭、敢於主官上、敢於認錯糾錯、敢於為民做主、敢於依法處置、敢於追責問責。把人民擁不擁護、答不答應、贊不贊成、滿不滿意,作為化解信訪積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大批“釘子案”“骨頭案”得到了化解。

  2019年,全市開展信訪積案大化解活動,解決了一大批歷史遺留信訪問題。2020年以來,對上級交辦我市的兩批7153件和市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梳理的579件信訪積案,全部落實領導包案。各級領導乾部堅守為民的大情懷,堅持底線思維、法治思維,認真分析、研判、溯源,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事心雙解”上下功夫。

  辦好群眾有感的“關鍵小事”,要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細算“民生賬”,多乾讓群眾得實惠的事,少乾、不乾好看但不實惠的事,澆水要澆到根兒。

  一直以來,歷史遺留房屋產權證的辦理,是一些群眾的“心病”。

  2017年以來,我市迎難而上、創新招法、打通堵點,蹚出了一條遠年房房屋產權證辦理的“天津路徑”。

  河西區寧波道23號是座獨棟小樓,40多年前由3家單位聯建。由於年代久遠,建設單位多次變更、注銷,住在這裡的9戶居民一直沒有房本。居民們多次找到有關部門反映,但在市規劃資源局和市住建委,都查詢不到這棟樓相關規劃備案和建設手續。

  歷史遺留房屋大多情況復雜、矛盾集中。經過近3年努力,我市已經解決了30餘萬戶群眾歷史遺留產權辦證問題,但仍有部分房屋或因用地、規劃手續缺失,或因土地出讓金欠繳、開發主體滅失等原因,沒有登記辦證。

  沈積下來的,都是難題;破解開來的,先是心結。一件件小事背後,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歷史遺留房屋產權證的辦理需要打破常規,沒有擔當作為的氣魄做不來。

  本著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實事求是的原則,寧波道23號項目由市規劃資源局牽頭,聯合市住建委、河西區政府等部門,和人大代表一起,先後6次專門召開會議協商解決辦法。市規劃資源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說:“在產權單位已經滅失的情況下,將寧波道23號的產權劃為河西區政府,納入直管公房管理。後續,這棟房屋由區政府兜底,徹底管起來。”很快,這棟小樓就有了產權證,9戶居民順利領到了盼了近40年的“大紅本”。

  對於產權證辦理過程中存在的與現行政策不符問題,本著勇於擔當的精神,不斷創新思路舉措,我市制定了10條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最大限度簡化辦理程序,縮短產權證辦理時間。

  在“理舊賬”的同時,我市還積極“創新招”,推行交房交地交證“三同步”,讓群眾稱心。通過服務前置、優化流程、業務協同、數據共享,首批69個開發企業、86個商品房項目納入“交房即交證”范圍,涉及購房群眾近5萬人。目前,“交房即交證”已進入常態化,已有23個項目、11078戶購房群眾“交房即得證”,吃下“定心丸”。

  城市小細節與管理大視野

  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超大城市的城市管理,既包羅萬象,也具體而微,既需要大視野,也要彰顯小細節。”市城市管理委被人們稱為“民生辦”,副主任郝學華這樣說。

  “這小公園不錯!我每天早上買完菜都在這兒歇歇腳,等車的時候,還能欣賞周圍的風景。”河西區體北公交站前的街邊游園,是李連江大爺每天必到的“打卡地”。

  這個小公園是我市利用邊角地、閑置地建設的一個“口袋公園”,改造前這裡是一片雜亂的邊角地,垃圾很多,還有圍擋,現在綠地清整了,圍擋打開了,增設了座椅,方便來往的居民遛彎、休閑。

  方寸之間有天地,細微之處見乾坤。2021年,我市共建設完成28個社區公園、街頭公園、“口袋公園”,作為大型城市公園的補充,總面積約為26.35萬平方米。

  “這些口袋公園,是按照地塊本身的形狀、特點順勢而為建成的,最小的只有100多平方米,目的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將不討喜的旮旯犄角打造成老百姓家門口的綠色走廊,讓老百姓開窗即可賞景,出門即可游玩。”市城市管理委園林建設處處長曹勇說。

  今年,我市將充分利用現有綠地資源,計劃再提昇改造50個社區公園、街頭公園、“口袋公園”,進一步提昇區域綠化品質。300米見綠、500米見園,這些見“縫”插綠、“小而美”的袖珍公園,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扮靚城市的“綠色度”,為人們增添了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尋常巷陌,百姓門前,關乎民生福祉。推進城市管理向背街裡巷延伸、向“細枝末節”聚焦,精細化、精准化的管理提昇了城市溫度。

  “道路是否乾淨,光靠‘看’不行。”市城市管理委環衛處處長焦春寶說,“我們推行‘以克論淨’,對‘乾淨’進行了量化、定出了標准,每平方米路面積塵量小於10克為達標80分,小於5克為100分。”

  2021年我市對全市16個區5248條(次)道路進行了“以克論淨”考核,采集點位36736個,平均達標率為86%。

  這背後是2.6萬環衛工人、2900輛機掃車團隊的辛勤付出。目前全市4146條道路、1.34億平方米路面,全部實現精細化清掃保潔作業,2801條可機掃水洗的道路實現100%機械化作業,清掃面基本實現了“主動脈”和“毛細血管”全覆蓋。實現了主乾道路及重點地區18小時、次乾道路及支路14小時、裡巷小路12小時清掃保潔的作業標准,可見垃圾在路面上的滯留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5分鍾,這樣市民走在路上纔有“乾淨”的感覺。

  難看、難聞、難找、難用,公廁“四難”曾受市民詬病。隨著我市“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不僅公廁環境日益改善,而且功能也更加完善,二類及以上公廁免費提供洗手液、廁紙,增加了小掛鉤、語音播報、WiFi、無障礙設施以及第三衛生間。目前全市4208座環衛公廁全部實行標准化管理,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增加了消殺頻次,提昇了作業標准。通過“天津公廁”微信小程序、津心辦“找公廁”功能、高德地圖等途徑,市民和游人可以快速找到附近的公廁。

  一城之美,始於顏值,歸於管理。小細節的背後,是城市管理的大視野。以繡花功夫管理城市,關鍵在於要將“針尖”真真切切地對准“疑難雜癥”,解決百姓所需──

  路燈照明不佳,實施路燈“1001”工程,對全市941個小區18969盞高耗能路燈和71條道路1241盞高壓鈉燈改造昇級,同時通過路燈監控平臺實現無線監測,調光、節能一舉兩得。新建的路燈杆標有了“身份”,光源故障可及時報修;

  為確保市民溫暖過冬,連續6年每年投入十幾億元提前、延後彈性供暖,同時“冬病夏治”,將供熱舊管網改造納入民心工程,在每年50公裡改造任務的基礎上,去年市城市管理委組織有關區將改造任務增加至115公裡,為96個小區解決了供熱管網隱患突出問題;

  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動垃圾分類,《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2020年12月1日實施,與此相配套出臺20餘個制度文件,目前全市5217家公共機構建設了分類設施,3864所大中小幼兒園將垃圾分類納入教學體系,近4000處投放站點提昇改造,撤桶定點建廂房,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停車難是大都市的通病。“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對機動車停車泊位進行大數據管理,構建“停車一張圖”,覆蓋全市停車場。

  ……

  一角綠地、一條馬路、一間公廁、一盞路燈、一個垃圾箱,都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像繡花一樣精細,從一針一線“繡”起,用細心、耐心、巧心,用細密的“針腳”,天津繡出了城市管理的精細化,也繡出了百姓生活的高品質。

  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立足新發展階段,天津將堅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傾心傾力打造民生建設的“昇級版”,努力讓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變成放心事、暖心事,讓更多人實實在在分享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共同建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家園。(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