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父子兵,接續新『稻』路?大國『糧』策 當代種糧人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南方Plus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2-06-20 23:24:46

內容提要:糧食安全,中國有策。耕好『責任田』,紮牢『米袋子』。大國『糧』策,走近『當代種糧人』,傾聽他們的心聲,講述他們的耕耘故事,透過他們的足跡,見證廣東糧食生產的轉型昇級。

編者按:糧食安全,中國有策。耕好“責任田”,紮牢“米袋子”。大國“糧”策,走近“當代種糧人”,傾聽他們的心聲,講述他們的耕耘故事,透過他們的足跡,見證廣東糧食生產的轉型昇級。本期人物:李勝業、李銳鋒,臺山市都斛鎮種糧“父子兵”。

 

“你站在這裡能看到的所有稻田,都是我的。”這曾是臺山市都斛鎮種糧大戶李勝業的口頭禪。如今,這句話已被兒子李銳鋒“繼承”。

在臺山市東南部,大片三角洲海積平原土壤肥沃、耕作便利。都斛鎮的近5萬畝耕地,正處在平原的核心區,自古便以糧食高產著稱,有“廣東第一田”的美譽。如今,這片土地的管理者和服務者中,有一對種糧“父子兵”——父親李勝業,兒子李銳鋒。

20年前老李俯身下田,開始種稻。2018年,小李正式接過父親的“接力棒”。“老實倔?”和“年輕新潮”互相碰撞之下,一老一少兩代農人,從會種田到“慧”種田,接續“新稻路”。

敢闖敢乾當起“拾荒者”

今年春耕時節,記者來到樂都斛鎮。彼時,在一片綠色“海洋”中,都斛鎮公認的“種糧大王”李勝業開著插秧機業揮汗如雨,後面一簇簇秧苗整齊地排列在田裡。談話間記者得知,他已經完成了下莘村近百畝的插秧任務。

都斛鎮“種糧大王”李勝業

黝黑的皮膚,粗壯的手指,布滿老繭的手掌,讓記者感受到了一代種糧人的底氣。如今,李勝業已守著稻田二十多個年頭,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

要說這名號到底怎麼來的,還得老李親自揭曉。

時光回溯到20年前,彼時,李勝業和大多數農民一樣,守著自家的一點田地過生活。每到農忙季節,許多人都很難請到幫工,李勝業嗅到了其中商機。他購置了一輛手扶拖拉機,開始零星替周邊農戶開展農機作業賺取工錢,效益顯現。

雖然賺得不多,但是比自己種糧輕松多了,李勝業有了更多“想法”。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珠三角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村裡的撂荒地越來越多。“看著大片的地撂荒不種糧,我覺得很可惜。”2010年,他萌生了一個大膽想法——把撂荒地集中起來,規模化種糧。

有了方向之後,李勝業和幾個村的村委會進行了座談交流,最終決定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先從面積大的田塊入手。到2017年,他已集中起700畝土地;2022年,又迅速擴大至1300畝。

李勝業把流轉後的土地全部種上了水稻。

歲歲耕耘,李勝業對這片土地寄予著更深的感情。這片多情的土地,自然不會吝惜她的回報。

種糧讓老李收獲到了切切實實的“好處”!他告訴記者,年頭好的話,1300多畝稻田,每年收益近60萬元。“車有了,房有了,生活富足了!”2019年李勝業被評為江門市勞動模范,2020年更是被評為廣東省勞動模范。

 

全程機械化種田一身輕

從最早的老牛拉犁,到現在“鐵牛”田間奮犁,無人機飛掠上空,“天眼”取代“人眼”,“觸摸屏”取代“手拉杆”……種糧從“憑經驗”變為“看數據”。這在過去,是老李想都不敢想的。

2006年,他的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規模上來了,反而讓他發了愁。“沒有機器200畝可不好管,要想提昇效率和產量,必須要上機械設備。”下定決心,他先後購入插秧機、收割機、踏田機……前前後後投入了100多萬元的本錢。

老李的全程機械化“家伙什”。

全程機械化讓老李的種糧事業跑出了“加速度”。

2013年,李勝業牽頭成立了莘村聯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圍繞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不斷購置新機具,延伸服務范圍,實現了育秧、栽插、植保、收割、銷售一條龍。有了這些機械,豐收纔有保障,老李種糧更有信心了。“以前種糧全是靠天吃飯,現在裝備齊全,我可是機械化、現代化、規模化種糧。”李勝業說道,現在種1300畝也不覺得累。

合作社實現了育秧、栽插、植保、收割、銷售一條龍。

除去地租、肥藥、僱工等成本,李勝業一畝地一年的淨收入在200元-500元左右。用他的說法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種糧一年更比一年好。“這麼多年承包種糧下來,也摸出了一些門道。多用新品種,應用新技術纔是增收的好訣竅。”李勝業說。

引進新品種,種出高效益。普通的大米市場競爭力優勢不明顯,怎樣做到有新突破?李勝業平均2-3年就會換種更優質、更高產或抗病能力更強的水稻品種。2021年,在專家的指導下,他還以6.6公頃地為試驗田,種上了經濟價值更高的富硒大米。“富硒大米年畝產雖然只有475公斤左右,但賣價是普通大米的2倍。”李勝業透露。

90後”接棒種糧事業

有一種傳承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7:30-8:00乾活,12:00吃飯,午休1小時,18:00-20:00收工。這就是李勝業兒子李銳鋒的一天。

今年24歲的李銳鋒,種糧更有想法。

20年前,老李開始種稻。2018年,小李正式接過父親種糧的“接力棒”。今年24歲的李銳鋒,種糧更有想法,相比父輩大不一樣,有著與生俱來的科技基因。秧苗後期的種植管理,不同於父親天天要到地裡查看,李銳鋒有雙高科技的“眼睛”助力,坐在家裡,就能了解水稻長勢如何,有沒有病蟲害。

2020年,江門天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在都斛鎮臺山中國農業公園“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題園內,建立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通過在田間安裝的感知設備,實現對植物、昆蟲動態的遠程實時監控,並對田間苗情、病蟲害發生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儲存,並自動上傳至智慧農林物聯網平臺。“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數據全程公開,通過分析水稻蟲害動態監測數據,可以掌握蟲害發生規律,在蟲害高發期之前,早做預防,在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時,降低投入成本。”李銳鋒說道。

“眼睛”長在田頭的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

“眼睛”長在田頭,種糧不再跟著感覺走。李銳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每畝每造平均減少施藥1-2次,降低用藥及勞動力成本約35元,平均每畝增收120-150元”。

“面朝黃土背朝天,一顆汗水摔八瓣”,是千百年來農民辛勤勞作的真實寫照。如今,坐在辦公室、拿著手機打理農田的現代化種糧有了現實模樣。兒子帶來的新科技,讓李勝業從繁重的農事中解放出來。如今,他回到村中,挑起莘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服務村民。“我現在逐步把事業交給兒子打理,讓年輕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李勝業說。

【記者手記】農村的事業,終究要靠年輕人。“種糧人”崗位需要有纔華、有技術、有情懷的年輕人來接手。老李小李兩代人接續“稻路”,從做“體力活”到乾“技術活”,從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年輕人大刀闊斧衝在前面,老一輩坐鎮後方穩住陣腳,把握大的方向不偏離,這樣的“配置”對於種糧人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