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 『釘子小鎮』:從『灰』到『綠』的金色變奏曲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鮑燕 編輯:李松達 2022-07-12 21:15:07

內容提要:『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千百年來,鄉村養育了一代代的中國人,為發展提供了無盡的動力。今天,雖然天津已經是全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鄉村仍然佔據著重要位置,扮演著重要角色。

 開欄語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千百年來,鄉村養育了一代代的中國人,為發展提供了無盡的動力。今天,雖然天津已經是全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鄉村仍然佔據著重要位置,扮演著重要角色。

  過去的十年是非凡的十年。咱們天津的鄉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創業乾事的熱土,是人間煙火的寄托,是鄉情鄉趣的眷念,孕育著蓬勃生機,展示著無限可能。

  糧食生產上,天津發掘自身特色,提昇科技含量,穩定耕地面積,優化種業結構,實行取長補短,糧食總產量連續穩定在200萬噸以上;

  環境治理上,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碧水藍天綠滿鄉村,鳥鳴蟬噪空谷回音,牧歌田園生機盎然,既實現了村容村貌的改變,也吸引了觀光客流,一舉兩得;

  產業發展上,發揮自身優勢,鄉村創業各顯其能,你搞網絡農產品帶貨直播,我打本地特色品牌,從土裡刨食變身產業先鋒,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文化振興上,鄉村不是文化的窪地,而是文化的沃土,天津的不少鄉村,歷史悠久底蘊綿長,家國情懷心念天下,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鄉土文化,並將本地文化傳播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商貿發展上,面對挑戰擁抱市場,各鄉村通過發展商貿,融入城市化浪潮,提高收入水平,壯大集體經濟,傳統的村民正在向新時代市民的轉變。

  ……

  宜居宜業,村富民強,盛夏時節漫步天津鄉村,正呈現出糧食穩、環境優、產業旺、文化興、商貿富的景象,一個個充滿著“津音”、“津味”、“津韻”、“津情”的鄉村發展故事正在上演。

  踐行“四力”,蹲點調研,即日起我們將向您奉送一個個最原汁原味的“天津鄉村故事”——

“渺渺翠毯齊”的稻田新秧一望無盡;“水清出石魚可數”的河畔綠波悠閑自在;“留連戲蝶時時舞”的橋邊花草賞心悅目……仲夏時節,走進西青區王穩莊鎮,浸潤在清新的空氣中,你一定會被眼前水綠天藍、郁郁蔥蔥的美景深深吸引。

與現在的宜人景色不同,5年前,一提起享譽全國的“釘子小鎮”王穩莊,人們想到的除了釘子,還有被污染得五顏六色的河道、刺鼻的空氣以及彌漫的粉塵。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急劇惡化的生態環境,讓百姓們的生活苦不堪言。

2016年,鎮內的河道污染嚴重

2017年,帶著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鎮裡對“散亂污”企業、水、大氣進行了全面的治理,灰頭土臉了幾十年的王穩莊,漸漸恢復了原本清爽的容貌。2018年,憑借天津市啟動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契機,這裡的環境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散亂污”企業治理前

如今,擺脫了污染的王穩莊鎮,已經成為了生態環境的“優等生”。不僅被國家生態環境部評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更在積極創建全域旅游示范鎮上下大功夫,為“釘子小鎮”向“綠色小鎮”的華麗蛻變錦上添花。

釘子讓王穩莊出了名

王穩莊鎮在西青區的東南部,是西青區比較大的鎮街之一。過去的王穩莊鎮,在全國有一個響亮的名號——釘子小鎮。

這裡制釘產業的源頭,沒有人能完全說得上來。最近一年,鎮黨辦負責人劉超開始負責編寫村志,在詳細看了1996年出版的《王穩莊鄉志》後,捋順出了一條脈絡。

1956年,為了制造和維修農具,鎮裡將有烘爐加工、木器制作的私人手工作坊組織起來,成立了富民農業生產合作社。在此基礎上,1969年,又組建了農機修造廠,上個世紀70年代,王穩莊鎮的工業制造范圍從農機具,擴大到了鑄造件加工、金屬制品等多個方面。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金屬制品加工脫穎而出、發展蓬勃。1992年,主要生產螺釘、螺絲、紫銅線等產品的鄉鎮企業有6家,年產值3802.5萬元;村辦企業達到了33家,年產值更是高達19585.6萬元。    

王穩莊鎮制釘產業發展的最鼎盛時期,全鎮大大小小的制釘企業有上千家,年產值超過50億元,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了40%以上。

1992年王穩莊的制釘產業越來越繁榮

2000年前後,在王穩莊鎮西部的二侯莊村也加入了“制釘大軍”。55歲的二侯莊村村民李之陽,2000年下崗之後在全村率先辦起了制釘工廠,“最早辦釘子廠的,是在鄉鎮工廠上班的人,他們學會了技術,買了設備,就自己下海了。”

看到釘子賺了錢,越來越多的村民也加入了進來。很快,一個個村民辦起的作坊式釘廠,在王穩莊全鎮的15個村遍地開花,“我當時兩個釘廠,面積大概5000平方米,一年賺個百八十萬很輕松。那時大家都辦廠,每個村的釘廠數量都差不多,而且辦廠手續也簡單,有營業執照,銀行開個戶就行,沒人關心環不環保的。”李之陽說。

金屬制品生產污染了河道

三代人“水紅天灰”的苦惱

二侯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鵬說,二侯莊村發展的並不是最早的,但崛起得比較快。李之陽的第一家釘廠辦起來後,幾年間,村裡先後開了20來家釘廠,有的是村民自己辦的,也有外地人來村租房辦的,村裡的勞動力,也大多都在釘廠上班。

“那車間裡,別提多髒了,烏煙瘴氣的,滿地都是油,還有的是厚厚的油泥,一進去就會踩滿腳的黑油,走路都粘腳。”李鵬說,就這樣,二侯莊村的情況都算是鎮裡相對好一些的。

野蠻的生長和落後的生產方式,不僅是車間環境的髒亂差,本就環保意識薄弱的制釘企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為甚之。當人們將生產中使用的酸、鹼和化工原料,不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傾倒在河水裡,慢慢地成為了習慣,生態開始提出了抗議。

李之陽還記得,自己20來歲的時候,和伙伴們在村附近的河水裡游泳,水下的能見度足有二三十米,不僅魚蝦暢游,野生候鳥也會年年光顧。

生態的改善讓候鳥回到了王穩莊鎮

可他最後一次下河游泳是在2013年前後。他們一行幾個發小,在村附近找了一處只是稍有些渾濁的河水,游了一會兒上岸後,大家的泳褲和上衣都被染上了紅色,而且怎麼洗都洗不掉,“那時候天總是灰的,其實有的河水已經變紅,變黃。但我沒想到肉眼看著還行的水,其實也已經存在污染了。”

何止是二侯莊村,惡劣的環境侵蝕著整個王穩莊鎮。

33歲的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壽建是建新村村民,讓他至今記憶猶新的是,“我上中學那會兒,村裡鎮裡的空氣都很差,化學材料的味道很重,我們學校從來不讓開窗。可就算不開窗,上一天學回家,眼睛都是紅的。”

張壽建最怕下霧的天氣,彌漫的霧氣總會給加工廠壯膽,肆無忌憚地排放,讓空氣中的霧氣變得更加刺鼻,即便是家裡關緊了門窗,還是無濟於事,“那時候真的沒法住了,我很多同學,只要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一家老少三代,全都搬出去住了。”

壯士斷腕的決心

紮下根的制釘產業帶來了經濟的一時繁榮,富裕了部分人,但糟糕的環境卻損害了所有人的健康和生活。

拔掉這顆已經鏽跡斑斑的“釘子”,勢在必行,也刻不容緩。

2017年,王穩莊鎮按照市區相關部門的要求,嚴格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要求,以貫徹落實整改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環保治理48號文件規定為契機,拿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對全鎮進行了大規模的提昇改造及治理。

拔掉這顆紮腳的釘子,阻力很大。

鎮環境保護巡查隊闞隊長全程參與了“散亂污”企業的改造治理工作。“起初我們挨家挨戶去勸說,但是大家的思想很難扭轉。”往往執法隊伍進村,剛進入第一家“散亂污”企業,全村的所有企業都暫停生產,鎖上大門,任憑工作人員怎麼敲,都沒有人應答。

無奈下,執法人員只能一次次去,“白天他們停產了,但是到了晚上又偷著生產。”闞隊長說,那時候全鎮黨員乾部開始包村分片,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執法人員對偷偷復工的企業實施斷水、電,清設備,清原材料,清產品的“兩斷三清”措施。

從改造治理之初,王穩莊鎮環保這根弦兒就一直沒有松過。“散亂污”企業的老板們,看到了鎮村、區裡、市裡的決心,也都不敢再跨越底線,紛紛關停了工廠。

被取締時,李之陽和很多老板一樣,難過的心情難以名狀,李之陽回憶說,那些年為了銷售釘子,他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出差,每次都是車站、賓館、市場三點一線,就算去到旅游發達的城市,都無暇顧及風景,“那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付出了很多心血,非常的捨不得。”

改造後的王穩莊鎮

雖然一路走來很辛苦,但他心裡更清楚,如果環境一直惡化下去,影響的將是更多的子孫後代。

堅定後的新生

憑借著對環境保護堅定不移的態度,3年裡,王穩莊鎮關停取締了15個自然村工業集聚區,取締了近800家“散亂污”企業等各類不達標企業,全面完成了“散亂污”企業的治理。

雖然被取締的“散亂污”企業眾多,但王穩莊鎮的制釘產業並沒有被“一棍子打死”。一些符合產業標准、達到環保治理要求的,具有環保資質合法合規的企業,被統一遷入了保留下來的賽達工業園。

通過環評入駐賽達工業園的制釘企業

如今,賽達工業園通過提高項目准入門檻,杜絕低端產業建設,已經成為了以高端金屬制品工業、汽車配件、食品加工項目為主的環保工業園區。

“通過鎮政府的幫助,我們安裝了油污過濾設備,污水處理設備,通過了環評,進駐了賽達工業園。”天津市信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進駐到這裡的制釘企業,副總經理顏舟笑著說,進入工業園後,他們的廠房從600平方米變成了4000平方米,設備從4臺增加到了40多臺,“產業昇級後,我們制作的高端釘子已經出口到了歐美和日本,利潤也實現了翻倍。”

昇級的制釘企業將產品賣到了國外

在治理“散亂污”企業的同時,鎮政府對大氣、水污染的治理也在進行。

“大氣方面,我們主要針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了治理,重污染天氣會組織涉氣企業減排。”闞隊長說,水方面,他們建設了連通大寺污水處理站的污水管網,通過污水管網,將全鎮被污染的河水排放到處理站,再從獨流減河引入新的河水一遍遍進行衝洗,最終所有的河水恢復了清澈。

最近幾年,闞隊長和隊員們對全鎮的環境進行時時的巡查,讓所有人沒有發現任何反彈的跡象。

一片“藍綠交織”的生態屏障

2018年,天津市啟動綠色生態屏障建設,西青區綠色生態屏障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天津市雙城綠色生態屏障八個重點片區之一。王穩莊鎮被確定為西青區綠色生態屏障的產城核心區。

王穩莊鎮內的綠色屏障

為了全面深入地打造“水綠天藍”,王穩莊鎮又開始了一系列的大動作:退漁還濕工程,共計退漁7338.59畝,建立起生態養殖循環模式;累計綠化造林超3萬畝,大大提昇了人居環境;完成2.6萬畝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基礎設施改造和4000畝無人農場小站稻種植示范項目,打造智能化農業應用示范園區……

王穩莊鎮環境改善後,一片綠色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生息繁衍提供了優越條件。站在王穩莊鎮生態綠屏的核心區域,水鳥野鴨嬉戲,濕地湖島相間,阡陌稻田交錯。

張壽建笑著說,“之前,我們邀請了天津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系對區域內野生鳥類棲息情況進行了調查,實地發現了鷺、雁、鸛、鴨等野生鳥類超過千餘只。這是幾十年裡,我們都沒見過的。”

去年夏天,60歲的攝影攝影愛好者“可可范”和姐姐,就從河西區自駕來到王穩莊鎮多次,親身感受了綠色生態屏障的魅力。

“可可范”和姐姐今年提前來探路

今年夏天,姐妹倆背上了攝影裝備,早早地便來“探路”,6月22日上午,在連續拍攝了一個多小時候後,“可可范”找到一處陰涼的樹蔭,一張張回看相機中的照片,“這的景色真的是太美了,非常出片兒。我去年把照片和視頻放到我的抖音號裡,就獲得了不少點贊,還有人留言說也要過來看看。”

2020年11月,王穩莊鎮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這是全國35個地區唯一一個獲得此稱號的鎮級單位,“藍綠交織”的大寫意生態現狀圖,在王穩莊鎮紮實地鋪展開來。

王穩莊的現在的生態環境

 “點綠成金”的新招牌

雖然制釘產業的輝煌不再,但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卻敲開了王穩莊鎮鄉村振興發展的更大一扇門。

環境的改善,讓一大批優秀企業選擇在王穩莊鎮落戶。

中建鋼構、神戶鋼鋁材、嘉民物流、三菱普洛斯等一批五百強企業進駐了賽達工業園;天津市第一個“拿地即開工”項目“元氣森林”、中化農業、國家粳稻中心等等都到這裡紮根;王穩莊鎮還成為了西青區智能網聯車封閉測試場的所在地,實現了科技為生態賦能……

2018年,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來到了王穩莊鎮,也將智慧農業的種子,種在了王穩莊的土地上。

智慧農業

在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天津技術服務中心裡,電子屏幕上顯示著田間實錄、生長監測、巡田記錄等小站稻種植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在科技的加持下,9位農藝師就能打理兩萬畝的稻田,而且在精准氣象、植物保護、病蟲害預警等多個方面,都能進行精准的把控和監測。

中心工作人員陳瑜介紹說,剛來到王穩莊時,他們做了很多工作,因為土地鹽鹼化,很多秧苗剛剛插好就會死掉。對這樣的情況,技術人員們開始一遍遍引水洗田、翻地,又從品種挑選、種植方法和肥料選擇等很多方面下足了功夫,1個半月後,他們終於完成了插秧工作。

“剛來時,很多土地都被棄種了很多年了,對於我們的工作,村民們開始是質疑的。”從2018年的每畝收獲800斤稻米,到2021年每畝收獲突破1050斤,中化農業不僅實現了收益,還對天津小站稻整體的品質、產量,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這兩年,我們已經開始為王穩莊村民,提供智能化種植服務了。”

看中了未來農業的發展,李之陽也加入了水稻種植行列。說起成為“新農人”的感受,他靦腆地笑著說,不僅比之前省心省力,賺得也比之前更多了。

生態環境是營商環境,也是旅游的基礎。2019年開始,王穩莊鎮成為了全國農民豐收節的天津主會場,吸引了15萬人到來。瞄准了生態旅游,這一年,鎮裡先後開工建設了西西海濕地、稻香農谷、巨幅稻田畫等景點,每年的七八月份,游客們可以登上豐收塔看稻浪、聞稻香、與巨幅稻田畫拍上一張“打卡照”。

張壽建眼前的景色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到來

“之前,我們鎮搞旅游是天方夜譚。但從2019年之後,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各種生態旅游活動。”鎮經濟辦工作人員劉鳳鑫笑著說。

2021年,王穩莊鎮開始創建全域旅游示范鎮,騰出的制釘廠房經過改造提昇,建成了綠色生態屏障展覽館。展覽館裡立體化、全景式、多維度展示了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歷史背景、重要意義,以科技感十足的數字沙盤生動講述了築牢首都生態“護城河”,為京津冀再造一葉“城市綠肺”的天津故事。

中化農業的數字平臺

從“紅灰”到“藍綠”,再到“金燦燦”,現如今,王穩莊鎮已經將全鎮真正打造成了生態資源富集的“綠谷”,由一個斑駁的“釘子小鎮”,蝶變成為先進制造小鎮、稻香魚米小鎮、智能網聯特色小鎮。

未來,王穩莊鎮將不斷強化區域生態環境優勢和生態經濟優勢,在綠水藍天的美麗畫卷中,走出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新步伐。

(津雲新聞記者 鮑燕)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