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力推進綠色生態屏障建設 改善環境作用日益凸顯 生態屏障『先手棋』 贏得發展『綠效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雷風雨 編輯:孫暢 2022-07-23 08:09:26

內容提要:7月的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八裡灣,湖島相間,阡陌交錯,水光波動,稻浪起伏,一幅藍綠交織的自然生態美景。
西青區生態廊道。王津攝

  天津北方網訊:7月的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八裡灣,湖島相間,阡陌交錯,水光波動,稻浪起伏,一幅藍綠交織的自然生態美景。

  2個月前,市規劃資源執法總隊等多家部門聯合在這裡集中放飛了127只候鳥。“選擇在八裡灣放飛,是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好,綠植密布、水源豐沛,能為這些林鳥的棲息和繁殖提供良好的條件。”市野生動物救護馴養繁殖中心高級農藝師劉洋說。

  家住八裡灣附近的村民黃宏坦言,5年前可不是現在的模樣,遍地魚塘,河溝異味,小廠房散亂……2017年,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本市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散亂污’企業眾多,在城鄉接合部地區高度集聚”等問題。就在當年,本市作出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的戰略部署,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大生態、大系統著眼,高標准謀劃建設“津城”“濱城”雙城間736平方公裡綠色生態屏障區,用相當於中心城區2倍的面積,為京津冀再造一葉“城市綠肺”。人大立法、政府規劃、屬地動員啟動,市級領導小組隨即成立,24家成員單位立即開展工作。5年來,這片南北長約50公裡、東西寬約15公裡的綠色生態屏障從藍圖走向現實。當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的問題,在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中得到全面整改。“把大量的建設開發用地變成生態用地,下的是一步先手棋,算的是一個長遠賬,綠色生態屏障建設重塑了天津城市空間的布局。”市規劃資源局二級巡視員范樹合說。

  生態環境好不好,動物用腳來投票。隨著生態面積的不斷擴大,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區內生物多樣性明顯恢復,喬灌木品種達到30餘種,以前難得一見的狐狸、刺蝟、野兔、野鴨等陸地野生動物成為常客,白鷺、灰掠鳥、大斑啄木鳥等40多種野生鳥類在此安家。根據相關標准計算,屏障區內碳匯能力也持續增強,單位面積固碳量增加到344.53克/平方米,較2017年增加35.19克/平方米,是全市增加值的2.1倍,達到約15萬~20萬噸/年。屏障區內林地、濕地、草地、耕地、水域形成的巨大碳庫,成為本市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位於綠色生態屏障區內的“釘子小鎮”——西青區王穩莊鎮,也見證了這一蝶變。“以往我們鎮制釘產業很繁榮,聽說全國近四成的釘子來自這兒,好多廠子往河裡偷排偷放,河沿兒的土都染成了黃色的。”王穩莊鎮河道保潔員孫超大爺說。借著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的東風,王穩莊鎮下決心“拔釘子”,將全鎮800多家“散亂污”企業整頓完畢,保留企業全部進入園區。拆遷的土地披上了綠裝,污染的河流得到治理,冒煙的小作坊被“金田綠嶼”“翠屏泊舟”等充滿詩情畫意的生態項目取代。變綠變美的小鎮迎來了新機遇,一批世界和全國五百強企業來這裡入駐,中化農業、國家粳稻中心項目等一批現代農業項目在這裡紮根。

  隨著各類生態要素的不斷增加,綠色生態屏障對環境改善的作用日益凸顯。研究顯示,與2017年相比,綠色生態屏障區平均氣溫下降5.9%,相對濕度上昇9.6%;與之毗鄰的天津城區東部溫度下降0.2℃,濕度增加2%,有效阻斷了“津”“濱”兩城“超大熱島”和“超大乾島”的形成。去年,綠色生態屏障區域PM2.5年均濃度從2017年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3微克/立方米;區域內8條主要河流全部消劣,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從2017年的100%下降到16.7%。

  截至目前,綠色生態屏障一級管控區內林地面積已增加至19萬畝,森林(綠化)覆蓋率由建設前的7%昇至26%。屏障區內建成“林田水草、河湖濕地”為一體的、面積在千畝以上的規模性生態區域20多處、300多平方公裡。“到‘十四五’末,綠色生態屏障區內藍綠空間佔比將達到67%以上,一級管控區森林綠化覆蓋率接近30%。到2035年,綠色生態屏障區不僅能為京津冀區域的生態築起一道堅固的屏障,還將發展成一片綠色生態體驗帶、綠色產業發展帶、綠色財富聚集帶。”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