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秀:網絡文明交流互鑒 『數字敦煌』任重道遠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吳宏 攝影 吳濤 編輯:付勇鈞 2022-08-29 22:29:51

內容提要:在8月2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上,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做了題為《數字敦煌 用高科技手段保護敦煌 以新發展理念傳承文化》的主旨演講。

天津北方網訊:在8月2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上,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做了題為《數字敦煌 用高科技手段保護敦煌 以新發展理念傳承文化》的主旨演講。

在古代,敦煌莫高窟就是一個中外文化交流匯聚的所在。首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常書鴻曾經在法國留學。在那個年代,敦煌藝術就已經在國際上舉辦過一些展覽,做了一些文化傳播的工作。俞天秀認為,現在借助互聯網,敦煌文化傳播的范圍會更廣,力度會更大。

俞天秀用一組數字說明了網絡技術在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他說:“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有壁畫洞窟492個。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做了將近30年的數字化,完成了278個洞窟數據采集,164個洞窟圖像處理,還有彩塑三維重建。2016年,我們把30個洞窟的高精度數據放到網上,免費向全球網民展示。在文博領域,數量如此巨大、精度如此高的數據公開,這恐怕還是首次。在國際上做敦煌文化研究的專業人士的訪問量達到1680萬人次。數字敦煌通過互聯網平臺搭建起了國際上敦煌學研究的橋梁,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讓全球網民共享文化遺產的知識,讓大家能夠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

談及敦煌文化數字化推廣和傳播,俞天秀認為這在中西文化交流互鑒中體現了一種文化認同感。他說:“藝術是不分國界的。敦煌壁畫裡蘊含著很多藝術方面的知識,這在國際上也形成一種共識,能夠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我們之前在國外一所經貿類高校推出敦煌壁畫展,就專門選取了反映商貿題材的古代圖像進行展示。敦煌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蘊含很多正能量的內容,將這些內容推廣出去,可以引導大家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從而潛移默化地促進大家共同維護網絡文明環境。”

文物數字化是一項包含了測繪、計算機、美術、攝影、數據管理等多學科、多門類技術集成的系統工程。比如大型洞窟如何能采集到全部的數據;小型洞窟探測作業需要什麼樣的設備;還有很多洞窟,車輛無法到達,需要人員徒步去采集,怎樣采集……所有這些的難度可想而知。盡管如此,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一直試圖在數字敦煌的領域持續深耕。

俞天秀告訴記者:“下一步的計劃就是要把敦煌數字化工作堅持下去。在很早之前,當我們只做了幾個洞窟數字化工作的時候,學者們需要敦煌數字化圖片的需求還得不到滿足,對於色彩研究的需求也得不到滿足,還有很多方面的研究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所以,當時的學者覺得數字化沒有用。但是,當數字化的技術得以改進,質量得以提高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到現在為止,敦煌數字化的數據成果已經應用在考古、美術、展覽、融媒體傳播、文創開發等保護、研究、利用領域。所以我們還要把這些工作堅持做下去,不僅用數字化的技術服務敦煌文化,還要對其他地區許多停留在‘看守狀態’的文化遺產開展數字化梳理和保護。”(津雲新聞記者 吳宏 攝影 吳濤)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