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紅色音樂培鑄愛國愛黨之情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2-09-28 12:53:00

內容提要:隨著國慶節越來越近,多地乾部群眾通過各類慶祝活動,向祖國母親送上節日祝福。在多彩慶祝活動中,用音樂表達愛國愛黨之情是最喜聞樂見的方式之一。從活動現場到廣場,到公園,到鄉村,隨處能夠聽到歌唱祖國、歌頌黨的歌聲。

隨著國慶節越來越近,多地乾部群眾通過各類慶祝活動,向祖國母親送上節日祝福。在多彩慶祝活動中,用音樂表達愛國愛黨之情是最喜聞樂見的方式之一。從活動現場到廣場,到公園,到鄉村,隨處能夠聽到歌唱祖國、歌頌黨的歌聲。

音樂作為一種情感藝術,有著無可替代的感染力,它經常以一種潛在的精神力量影響人們的身心、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鑄人們的情懷。縱觀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與繁榮,音樂對人們所產生的巨大、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無疑是文化強國最重要的標志之一。音樂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文化。用音樂培鑄愛國愛黨之情,讓音樂的力量轉化成文化的力量,進而轉化成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的磅礡偉力,是重要的時代課題。

紅色音樂是黨史、國史的“見證者”

紅色音樂是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天闢地、改天換地、自強不息、創造偉業的生動史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大的精神號召力,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時過境遷,我國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吟唱這些音樂作品時,我們仍然可以從那激昂奮進的旋律、撼人心魄的氣勢中感受到無窮的力量。

很多人至今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奮斗吧 中華兒女》印象深刻。這臺晚會上,一系列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以音符勾勒出時間脈絡,將新中國不同階段的歷史鋪陳開來。

在晚會前兩個篇章中,紅色經典音樂配合舞蹈等藝術形式,生動再現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史和奮斗史。第一篇章“浴血奮斗”將人們的記憶帶回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歲月,通過《國際歌》再現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以《西江月·井岡山》《過雪山草地》《延安頌》《怒吼吧 黃河》等交響樂、合唱為時間軸,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斗爭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歷程。第二篇章“艱苦奮斗”以絢麗宏大的合唱《東方紅》開篇,回顧新中國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贊歌》《翻身農奴把歌唱》唱出各族兒女開啟新生活的無盡喜悅,《英雄贊歌》《我的祖國》謳歌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我們走在大路上》《我為祖國獻石油》抒發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蓬勃斗志。

有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歌聲。每一首經典音樂作品,都是在時代的激蕩中產生的,它記錄著時代的脈搏,在作用於時代的同時,又成為記錄時代的符號,它們的旋律中天然地留存著歷史的印記。因而,當我們唱起這些紅色音樂,或者聽到熟悉的旋律時,共同的民族記憶被瞬間激活。一場精心編排的紅色音樂會,既是一堂藝術氣息濃厚的美育課,更是一堂生動的黨史、國史課。

經典音樂唱出愛國愛黨共同心聲

“我愛你中國”“唱支山歌給黨聽”“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些簡單質朴的歌詞,成為一代代中國人歌唱祖國、歌頌黨的情感依托。

這不禁讓人想起那些一生都在為祖國歌唱、為人民歌唱、為中華民族歌唱的老藝術家。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就是人民的代言人,代表人民用最美的歌詞表達心聲,把最美的歌聲獻給祖國、獻給黨。

比如著名詞作家喬羽,一生創作1000多首歌曲,始終貫穿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這些永恆的主題。他在創作中寓情、理、境於歌詞,以歌詞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對國家的認同,喚起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抒發中華民族共有的家國情懷,描繪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畫卷。無論是《愛我中華》中“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還是《難忘今宵》中“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裡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他用朴素而直白的語言,將愛國之情融進了每一句歌詞裡,把家國情懷種在每一個人心上。而這些歌之所以傳唱數十年,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精煉的歌詞鏗鏘有力、朗朗上口、引人共鳴。

再如人民藝術家郭蘭英,一生對黨和國家都飽含深情,她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郭蘭英,黨教育了我、培養了我,所以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是人民給的”。盡管已經90多歲的高齡,為祖國歌唱、為黨歌唱、為人民歌唱的初心卻一直未變。每當《我的祖國》歌聲響起時,一種洶湧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讓人眼前浮現出祖國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飄香的美麗景色。三段歌就是三幅美麗的圖畫,郭蘭英把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經典音樂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們融入中華民族血脈,與人民的情感同頻共振。紅色經典音樂讓人心潮澎湃,讓人熱淚盈眶,讓人在歌聲中成長,讓人把愛國愛黨之情轉化為奮斗的力量。

紅色音樂進校園意義深遠

紅色音樂是歷史的見證,記錄了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和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紅色音樂的音符中蘊含著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賦予我們文化自信,讓我們行走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步伐從容鏗鏘。

推動經典紅色音樂進校園、進課堂,有利於發揮其培根鑄魂的作用。比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節點,相關部門部署在全國中小學組織開展“我愛祖國,同唱國歌”活動。這種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同唱國歌和愛國歌曲,在各地中小學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營造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引導激勵廣大青少年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而在一些高校,部分老師探索音樂課與思政課的融合,通過紅色經典音樂培養愛國愛黨情懷,具有借鑒意義。比如在《時代強音——國歌》專題教學中,分四個環節展開對比分析:播放不同國家國歌奏唱的視頻;回顧我國近代歷史上國歌的演繹進程;分析我國國歌產生的特定歷史背景;從音樂專業的角度怎麼來理解與唱好國歌。課堂上,學生們在對比中深刻意識到國歌的重要性,系統學習國歌產生的歷史背景、承載的文化意蘊以及樂理知識,進而規范自己的演唱,並在演唱中把歌曲的“戰斗性”與內心情感有機結合,感受時代的脈搏,激發內心的愛國情愫。

紅色音樂進校園、進課堂意義深遠。一首首經典的紅色音樂,伴隨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發展,唱響了時代的主旋律,鼓舞著一批批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勇前進。這些或激昂、或婉轉、或朴素的歌詞與旋律,就是生動形象的黨史、國史教材。

除了紅色音樂,眾多經典之作同樣值得進校園、進課堂。《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江山》《東方之珠》《七子之歌》《長江之歌》等一首首經典歌曲讓人們重溫風雲激蕩、天翻地覆的發展奇跡;《不忘初心》《復興的力量》以深情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唱出“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的莊嚴承諾,唱出“萬眾一心奔向前方”的壯志豪情。音樂鋪展開歷史畫卷,青年在歌聲中昂首闊步譜寫未來。

   原標題:用紅色音樂培鑄愛國愛黨之情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