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十年 | 橋與城的雙向奔赴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長江雲APP 作者: 編輯:孫暢 2022-10-02 14:44:44

內容提要:橋,是湖北特色,湖北名片,湖北情懷。跨越,是一座橋壯美的身姿,也是湖北發展進取的姿態。國慶期間,湖北廣電推出喜迎二十大特別策劃《橋見十年 》,多路記者探訪荊楚大地一座座具有代表意義的橋梁,帶你回顧過去十年湖北滄桑巨變,集中反映十八大以來湖北經濟社會的輝煌成就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橋見十年》第一期:橋與城的雙向奔赴。

  橋,是湖北特色,湖北名片,湖北情懷。跨越,是一座橋壯美的身姿,也是湖北發展進取的姿態。國慶期間,湖北廣電推出喜迎二十大特別策劃《橋見十年 》,多路記者探訪荊楚大地一座座具有代表意義的橋梁,帶你回顧過去十年湖北滄桑巨變,集中反映十八大以來湖北經濟社會的輝煌成就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橋見十年》第一期:橋與城的雙向奔赴。

點擊圖片 觀看視頻

  橋,連接起武漢三鎮

  “沿江”,讓一個城市有了岸線景觀,有了江海聯運,同時也容易帶來兩岸發展的不均衡。然而,兩江交匯處的武漢卻因為橋,成為特例。

  “長江左岸和長江右岸的城區,所佔全市的 GDP,一個是21% 一個是26%,江南江北發展較為均衡。”賽迪顧問武漢辦事處主任肖俊說,相對於長江沿線的重大城市,像重慶、南京、上海等來說,武漢橋梁多、規模大的特點,促進了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形成了武漢這種獨具特色的兩岸發展均衡性的城市。

  超前的工業基礎,絕佳的地理區位,讓張之洞和孫中山,都曾有在武漢建設長江大橋的設想。1957年,新中國第一座長江大橋在這裡建成,通車後的第二年,一條粗壯的“火龍”從武鋼一號高爐噴湧而出,“共和國鋼鐵長子”橫空出世。橋與城市發展的故事就此展開。

  橋,跨越世界的湖北“名片”

  2019年通車的楊泗港大橋,大家說這是基建狂魔玩出的新高度,難以超越。原來,楊泗港大橋一跨1700米連接兩岸卻沒有橋墩,像樂高積木一樣,把這51個,最重達到1000多噸的鋼桁梁結構,用了40天火速拼成,這個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雙層公路懸索橋。

  “楊泗港長江大橋最令我們自豪的地方在於,整個大橋從設計、施工、科研、材料、設備,都實現了100% 的中國造。”武漢市城投集團楊泗港大橋項目總工程師何志明說,2001年武漢市的 GDP只有 1300 億,到了 2021 年武漢市的 GDP 達到了 1.7 萬億,在 20 年時間經濟總量增加了 13 倍還多,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物流以及人們交通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及時啟動楊泗港長江大橋的建設,我們這個橋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同時因為它的體量巨大,每一項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和挑戰,需要強大的工業實力來作為支橕纔能做得到。

武漢市城投集團楊泗港大橋項目總工程師何志明

  需求,帶來產業昇級。始建於1934年,以造船起家,曾造出共和國第一艘潛艇的武船當時站了出來,接下了鋼結構的重任。

  “這個車間就是楊泗港長江大橋鋼桁梁節段單元件制造車間,節段制造最大難點就是體積超大、超重,是內陸地區首次制造和運用,這對我們的整個的技術水平和設備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楊泗港大橋項目副總工代鑰說,我們在楊泗港長江大橋上運用了24項技術改造還有設備改造,可以這樣說楊泗港長江大橋,開啟了我們鋼結構橋梁制造的轉型昇級之路。

  從大江大湖走向蔚藍深海。武船重工當時的橋梁生產線,經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已經成為國內建設規模最大、建設標准最高的橋梁板單元智能制造生產線。這裡制造的鋼結構,已經應用在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的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超大型跨海橋梁上。

  橋,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2019年,楊泗港長江大橋通車,上下十二車道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強的公路橋再一次拉近了兩岸距離。

  “我就是受益者。”103孵化器負責人李鋒說:“我的行車記錄儀顯示,整個去年我從光谷到車谷路程大概有27000公裡,看到我們更多光谷企業能夠在車谷找到市場,落地發展得更加壯大,我幸福感也很強。”

  楊泗港長江大橋通車這一年,李鋒與他的103孵化器從光谷來到車谷,成為武漢經開區首個民營孵化載體。而它在橋另一頭的光谷有個更廣為熟悉的名字——光谷創業咖啡。投用不到兩年,已有140家創業團隊入駐,其中不少就是光谷企業。

  103孵化器負責人李鋒說,光谷、車谷兩地產業其實有互補,光谷主要是我們的光芯屏網端,包括大健康、現代服務業、軟件開發,但是我們的車谷是偏向於車企以及車企配套,也需要這種現代服務業做一個很強的支橕。

  最初的光谷,面積僅有24平方公裡。從2001年開始,歷經6次擴容,變成了到如今的518平方公裡,並有“中國光谷”之美譽。

  車谷,同樣是從始建之初10平方公裡,歷經5次擴容,面積至489.7平方公裡,經過30年,成為國家級制造&智造產業的主場。

  一邊是向東六次擴容的光谷,一邊是向南五次擴容的車谷,這兩個武漢發展最快、最具潛力、最具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通過這座橋,開始了跨界、協同發展。

  今年9月,500輛嵐圖汽車集中發車經深圳到挪威。這是湖北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首次出口。

  嵐圖汽車已經開始搭載由光谷的光昱明晟研發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系統。而這,只是光谷、車谷牽手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來自光谷國內紅外熱成像技術領軍企業高德紅外的“紅外芯”,就為車谷的東風猛士新車型裝上了“夜視眼”。

  “我們掌握著非常高精尖的科技,但是從整個規模上來看,可能遠遠達不到汽車企業的一個零頭。”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晟說,融合不僅是對我們高科技企業的規模化是一個非常好地促進,也可以助力傳統工業的科技化和高質量發展,融合在一起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火花。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晟

  今年以來,光谷與車谷的跨界聯動越來越頻繁:聚焦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在車谷開設新校區、建立研究院;針對全球“缺芯”困境,光谷車谷並肩“作戰”,共建車規級芯片聯合實驗室。

  這些雙向奔赴都由“橋”來連接。2014年通車的鸚鵡洲長江大橋、2017年通車的沌口長江大橋、2019年通車的楊泗港長江大橋和2021年通車的青山長江大橋,十年間,武漢新建起了一座座挑戰極限的跨江大橋,連起了包括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優勢產業。它們,清晰構成了一張武漢產業版圖。

  橋說

  產業共榮

  跨越,是橋的曲線,以橋為眼,可以看清這十年湖北產業的“跨越”。

  十年,湖北經濟總量連跨“三大關”——2012年跨越2萬億、2016年跨越3萬億、2021年跨越5萬億,GDP排名重回全國第7!

  十年,跨出新高度。武漢光谷每年誕生一個千億級產業,創新發展,獨樹一幟。湖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三個過萬”,湖北的產業版圖越來越壯。

  十年,跨出新質量。鄂產汽車年產量,十年增長91萬輛,從全國第7跨越到全國第4。“光芯屏端網”、大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加速邁向萬億級,湖北的發展成色越來越足。

  十年,跨出新融合。來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是十年前的3倍多,去年,湖北進出口總額是2012年的2.6倍,湖北,離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的距離越來越近。

  跨越,是比奔跑更快的抵達!

《橋見十年》第二期

明日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