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三峽】從江岸『傷疤』到城市名片 重慶雲陽環湖綠道扮靚幸福家園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22-10-02 17:14:29

內容提要:『濱江花園我每天要來兩次,這裡空氣清新、景色優美,健身設施也多,非常方便。』清晨漫步在長江邊環湖綠道的雲陽市民胡松說,水清了,岸綠了,飛鳥蟲魚逐漸多起來,這幾年明顯感到江岸的生態越來越好。

“濱江花園我每天要來兩次,這裡空氣清新、景色優美,健身設施也多,非常方便。”清晨漫步在長江邊環湖綠道的雲陽市民胡松說,水清了,岸綠了,飛鳥蟲魚逐漸多起來,這幾年明顯感到江岸的生態越來越好。

重慶雲陽人養身的一天從漫步環湖綠道開始。在33公裡的環湖綠道上,有人喜歡跑步騎行,有人帶孩子消遣,有人找來三五好友坐下聊天……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游客,都能免費享受這份“城在山水間、人在公園中”的幸福。可誰會想到,這樣一個集園林綠化、休閑觀光、健身娛樂為一體的高品質濱江綠道的背後,曾是一條垃圾遍地、蚊蠅亂飛的江岸“傷疤”。

重慶雲陽縣位於三峽庫區腹心地帶。1999年,因三峽工程建設,雲陽溯江遷建。長江與澎溪河在雲陽新縣城交匯,形成一道狹長的濱江地帶。十餘年間,濱江地帶遺留了不少問題:城區原有規劃保留的衝溝廊道,被不同程度佔用和破壞;濱江沿線土地破壞嚴重,亂堆亂放、亂取亂倒;非法沙石碼頭屢禁不止、污水橫流。此外,在江岸30米的消落區中,裸岩、裸土較多,水土流失嚴重,地質隱患突出。

“這江邊哪個願意去喲,垃圾隨便往江裡倒,到處搭著爛棚子,還有人挑糞種菜,不成樣子。”當地人對此怨聲載道。彼時,這塊濱江帶也成了當地民眾心裡的一條“傷疤”。

2014年,針對濱江地帶遺留問題,雲陽縣決定實施縣城沿江庫岸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簡稱環湖綠道)。治理、修復、探索、發展,擼起袖子加油乾。雲陽縣搶抓三峽庫區後續工作機遇,對縣城沿江庫岸環境進行綜合整治,著力構築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為破除河流治理上“九龍治水”局面,雲陽縣制定了《雲陽縣河庫聯合巡查監管制度》,積極推行河長制。僅2021年雲陽三級河長巡河累計1.7萬餘次,同時建立各級河長“大帶小、上帶下、以上率下”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河長+”機制,“河長+河庫警長”“河長+檢察長”“河長+民間河長”等,全面開展“三排”(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和“三亂”(污水亂排、河道亂建、岸線亂佔)整治,提昇“三率”。

與此同時,雲陽縣在長江消落區范圍內,栽種了狗牙根、馬蹄筋、蘆竹等鄉土植物,為裸露的灘涂披上綠裝,在固土護岸的同時,也美化了江岸。雲陽還完善了濱江污水系統,先後修建18條排洪溝、21條攔截溝、7個污水泵站,通過截流處理,從源頭上減少污水、生活垃圾等排入長江及澎溪河。

不同於簡單的環境整治,雲陽在修復江岸線生態系統基礎上,還將環湖綠道建設與城市品質提昇結合起來,使其成為加快建設“公園城市標杆地”的窗口區、試驗田。

記者漫步雲陽環湖綠道,只見兩江四岸碧水青山、風景如畫、生機盎然,自行車道、跑步道、漫步道“三道”貫通其中,直飲水、休憩處、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星羅棋布。三三兩兩的市民游憩其中,享受著恬然的小城生活。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沿綠道分布的福星公園、月光草坪公園、濱江公園、外灘公園、四方井公園、白鷺公園、白兔井公園、立新公園8個景觀分區,它們串聯起水體與城市空間、自然與文化空間、私密與公共空間。

據介紹,在環湖綠道建設中,當地不僅規劃了自行車道、跑步道、漫步道,還布局了自行車驛站、直飲水系統、健身器材、兒童活動場地等服務設施。33公裡環湖綠道將自然體驗區、健康休閑區、雙井風情區、生態活力區、宜居水岸區、文化旅游區等6個魅力分區和月光草坪、濱江公園、陽光沙灘、立新公園等30多個休閑節點串珠成鏈,打造成“騎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賞、文史科藝可品”的城市濱水空間。

經過7年建設整治,2021年9月28日,雲陽縣環湖綠道全線建成貫通。33公裡環湖綠道不僅扮靚了山水顏值,也是雲陽新打造的一張人文名片。雲陽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環湖綠道實現了雲陽人“一天的公園、一年的公園、一生的公園”的美好願景,提昇了雲陽城市形象,涵養了濱江生態,改善了民眾的居住環境,提高了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完)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