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調查】有一種自豪,叫『和新中國同一天生日』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2-10-03 23:04:53

內容提要:九州方圓,普天同慶,七十三載,盛世華章,生逢10月1日的人們,和新中國同一天生日,既幸運又幸福。他們雖然年齡不同、職業不同,但特殊的生日,賦予了他們一份別樣的自豪感,激勵著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砥礪奮斗。

天津北方網訊:九州方圓,普天同慶,七十三載,盛世華章,生逢10月1日的人們,和新中國同一天生日,既幸運又幸福。他們雖然年齡不同、職業不同,但特殊的生日,賦予了他們一份別樣的自豪感,激勵著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砥礪奮斗。

共和國同齡人

陳寶貴,出生於1949年10月1日,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伴隨新中國的發展,他一路走來,見證著國家的滄桑變遷。

那時他的家鄉武清田辛莊,村子不大,只有300多口人。然而,像剛剛鳳凰涅槃的新中國一樣,這裡的村民們,生活的腳步尚未從貧困的泥沼裡完全擺脫出來。農村缺醫少藥、農民看病難,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伊始的一道難題。出生在農村的陳寶貴家境清貧,他拖著體弱多病的身子,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歲月。初中畢業後,本分能乾的他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勞動。1965年10月的一天,陳寶貴的人生軌跡被徹底改寫了。

1965年6月26日,黨中央作出“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由他們來為農民看病服務”的指示。起初,陳寶貴對於辦醫療培訓班、培訓農村醫療人纔的意義並不清楚。後來,他纔漸漸了解到,讓自己參加學習是父老鄉親們的信任。很快,他被老百姓們親切地稱為“赤腳醫生”。1966年4月,陳寶貴背上了紅十字藥箱,也成為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初涉醫海,陳寶貴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喜歡用中醫針灸、藥方,這對當時缺醫少藥的農村來說十分可貴。做赤腳醫生的日子裡,陳寶貴那間小小的診室裡總有求醫問藥的患者。久而久之,陳寶貴醫術、醫德傳遍十裡八村。1975年,表現優異的他報考北京中醫學院,走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春秋幾度,大學期間,陳寶貴不僅掌握了豐富的專業知識,更深深沈浸於中醫藥學的深厚底蘊。

1978年8月,陳寶貴大學畢業回到家鄉。當時,為搶救中醫遺產,國家從上到下發動老中醫帶徒。在縣醫院的引薦下,陳寶貴正式成為當時著名中醫專家柳學洙的弟子。在跟師的日子裡,陳寶貴一邊如飢似渴地鑽研歷代中醫學理論,一邊幫助老師整理書稿,視野越來越開闊。對他而言,這10年學到的不僅是醫術,更是老師的大愛仁心。

在出師後,陳寶貴擔任武清區中醫院院長,先後主持了五項天津市科研課題,其中《回神顆粒治療老年期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經專家鑒定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先後獲得5項市級科研成果獎;主編了《中國養生寶鑒》《中華醫學臨床文庫》等9部醫學書籍,並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了27篇論文。陳寶貴的學術觀點和他的醫藥發明也得到了國際友人的認可,近年來受各國邀請,他多次出訪加拿大、瑞士等國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座。使西方人看到了中醫的神奇療效,也使他們了解和相信了中醫。

2016年,陳寶貴退休了,但和新中國同生日的他,如同這個新時代,依舊在不懈奮斗,不斷傳播中醫文化。而且,為了帶學生,也為了醫治更多患者,一周至少出診三次,他始終堅持著。醫者仁心,從醫56年,雖然已是年過七旬的老者,但陳寶貴現在每年的門診量還是在7000多人次。傳承和發揚中醫藥事業,是陳寶貴畢生的追求,也是他作為新中國同齡人的使命。

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和發展,陳寶貴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的中醫人纔。近幾年,他先後建立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全國基層名中醫工作室等,還為了助力國家精准扶貧戰略,在雲南、河北、甘肅等地建立陳寶貴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這些年,陳寶貴先後培養了“學術繼承人”75名,帶領學生致力於張錫純中西醫匯通流派的研究與傳承,形成了學術傳承譜系。守正創新,是陳寶貴不變的堅持。

今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歲周年的日子,也是陳寶貴的73歲生日,他用一生赤誠,為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我的名字叫國慶

這個國慶假期,“國慶”可真夠忙。張國慶,市公交分局芥園道治安派出所副所長。10月1日國慶節,就是張國慶的生日,可從警23年來,每年的生日他幾乎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

地鐵,是現在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鐵安全,關乎市民的個人生命財產安全。芥園道治安派出所管轄11個地鐵站,2號線從東南角站到曹莊站,6號線涉及宜賓道站和鞍山西道站,平日人流量都很大。為了保證國慶假期安全運轉,張國慶早早就做了預案和調整:“我們加大一些警力的投入。我們是全員停休。每日投入的警力是28名民警,70名輔警。”

除了人防,公安部門也加大了技防的力度,今年年初,一套新的智慧警務系統上線了,通過加大民警的巡檢次數和覆蓋度,提高了見警率,有效控制了案件率,警情與去年同比下降了40%~50%。

1999年,張國慶從警校畢業,從小就想當警察的他,畢業就順利進入公交分局,之後的二十多年,工作雖然繁雜細碎,但他也從不怠慢。隨著當警察年頭越來越長,張國慶對警察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用真心服務群眾,用細心溫暖人心,有些事情雖小,卻也溫暖。就在今年5月,正趕上疫情防控,擔心所裡隨時出現突發情況,張國慶主動住進了單位,連續20多天沒有回家。但就在這時候,母親突發腦梗。他卻因為在執行任務而沒能趕回家。這也成了他一直的愧疚。

生在國慶,名為國慶,注定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自豪與榮光背後是責任,更是使命與擔當。

90後的力量

1991年10月1日出生的王佳,當老師7個年頭了。師范大學畢業後,王佳走上三尺講臺。傳道授業解惑,當一名好老師,是她的夢想。為了當老師,王佳一直很努力地學習,從中學到大學,成績一直很好。畢業後,考取了武清區的教師崗位,被分到了天和城實驗中學,很巧的是,當年自己崇拜的班主任呂老師也在這所學校。

在呂老師的帶動下,王佳進步很快。一名教師,會影響著學生的未來,要把工作當成使命去做,呂老師的話在王佳心裡埋下了種子。由於突出的個人能力,王佳很快被提昇為班主任,帶高三年級,成為學校最年輕的高三班主任。但就在班裡各項工作慢慢理順的時候,一個幸福的意外擺在了王佳面前。王佳說:“突然就懷孕了,可是高三階段,班主任角色這麼重要,如果這時候換一個班主任,對孩子也是不負責任。我就想著,在能力范圍內我還是要把班主任這事兒都乾下來。對學生、對家長也是要負責一點。”

忍著孕期反應,王佳硬是堅持帶下了這個班。當時班裡的成績並不是很理想,44名男生8名女生的配置,也成為了年級裡最難帶的一個班。但王佳並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們身上,孩子身上任何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王佳帶著全班同學一起努力,做練習、背課文,一起哭一起笑,一年的全力衝刺,最終王佳的班不光獲得了文明班集體,52人的班裡51人考上了本科。

有一種緣分,有一種幸運,叫我與新中國同一天生日。在不同的崗位上,這些生於10月1日的人們,以這個特別的生日為動力,鼓舞著自己在工作中不懈奮斗。王佳,一名90後年輕教師,她把自己的青春,播撒到了教育事業中,奉獻著自己力量。(津雲新聞記者 何碩)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