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動人的色彩──天津代表熱議報告共話生態文明建設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劉平 米哲 周志強 韓雯 編輯:孫暢 2022-10-20 07:55:11

內容提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天津代表團代表認真履職。杜建雄 攝

  天津北方網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連日來,出席大會的天津代表圍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內容,結合所在行業領域和自身工作情況,熱議報告、共話發展、共謀良策。大家一致表示,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的生態藍圖,走好新時代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讓綠色成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吃上“綠色飯”

  做深做透旅游示范大文章

  “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這句話,讓二十大代表、薊州區委書記賀亦農深有感受。

  “我們既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踐行者,也是最大受益者。”賀亦農說,5年來,薊州區不遺餘力守山護水淨氣,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於橋水庫水質、森林覆蓋率、PM2.5等生態指標大幅優化,薊州群眾吃上了“綠色飯”“旅游飯”。

  賀亦農表示,今後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指針,進一步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奮力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典范城市。“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持續推動礦山創面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不斷提昇於橋水庫水質,保持環境質量在全市的領先位置。”賀亦農說,進一步大力發展綠色高效農業,打造富硒小鎮、藍莓小鎮、蘑菇小鎮、蜂蜜小鎮、鮮花小鎮等系列特色小鎮,並按照整村打造、公司化運營的思路,推動鄉村旅游迭代昇級,把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文章做深做透。

  做好四個“更”

  著力打造綠色發展引領區

  二十大代表、靜海區委書記劉春雷在和記者聊到生態文明建設時說:“進入新時代,靜海發展的突出特點就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戰略重點轉到拼質量、拼效益、拼結構優化、拼綠色發展上來。”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打造綠色發展引領區。”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談到未來5年綠色發展之路,劉春雷用了四個“更”字。他說,要讓靜海的天更藍,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產業,推動傳統產業降耗減排,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要讓靜海的水更靈動,對全區42萬畝河、湖、窪淀水質進行提昇,加強大清河、獨流減河治理與修復,特別要精心保護好團泊湖“綠寶石”。要讓靜海的綠色更濃郁,對標雄安新區“千年秀林”生態工程,全面提昇100平方公裡林海建管水平,築牢天津西南部綠色生態屏障。要讓靜海的環境更宜居,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行動,積極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努力創建國家衛生區、全國文明城區。

  依靠技術革新

  實現綠色低碳與經濟效益雙促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作出部署,提出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二十大代表、中國石油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廠第一采油作業區采注運維三組組長尤立紅深受鼓舞和鞭策。

  尤立紅介紹,進入新時代,大港油田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通過技術革新和管理優化,實現了油氣雙增,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明顯提昇。

  “比如我們‘港西一號’井叢場,改變了過去‘一井一場’模式,將26口井集中於一個井場,用電潛螺杆泵井代替傳統抽油機井,佔地面積減少80%,不但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環境影響,還節省了投資建設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尤立紅說。

  “為保護生態,公司將清潔生產落實到油氣勘探開發全過程。”尤立紅介紹,油田還推進設備節能優化改造、燃油修井設備“油改電”改造、利用二氧化碳驅油、發展地熱產業等越來越多的新舉措,綠色低碳的觀念深入人心。

  “我們石油工人要按照黨的二十大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積極投身技術革新,為國家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尤立紅說。

  推動能源電力綠色發展

  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亮出了十年生態文明建設“成績單”。在與其他黨代表交流時,二十大代表、國家電網天津電力濱海供電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自豪地說:“這裡面也有咱們天津的貢獻。”

  作為見證者,張黎明如數家珍道出天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綠色決定生死”赫然寫入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足見決心和勇氣;5年來,天津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指引,堅持生態優先,紮實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加快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全力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今後持續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張黎明表示,作為一名國家電網人,將帶領團隊持續深化多工位自動充電樁機器人建設,提昇新能源汽車充電智能化水平,加強居民充電樁網絡建設,加快社區移動共享充電樁創新成果落地應用,助力綠色出行,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以實際行動為實現“雙碳”目標,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