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南開區延安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孫喜軍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新報徐燕 編輯:王鈺晨 2022-10-24 10:04:00

內容提要:『我已取到病人血樣,計劃從天津西站乘坐下午的列車返回上海,我代表病人感謝您,感謝天津相關部門對我們國藥工作的支持!』從上海來津的一名國藥集團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笑容,給市交通運輸委駐天津站督查乾部王繼戰發去信息,緊揪的一顆心也終於放下了。
圖片由南開支隊提供

  天津北方網訊:滅火救援、組織訓練,隊站管理,這是一名基層消防救援站的站長,每天都要抓住的重點。南開區延安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孫喜軍,因為突出的業務能力和強大的責任心,不僅讓救援站保持先進,他自己也先後3次榮立三等功,多次獲嘉獎,2019年11月獲評天津市敬業奉獻好人。

  為戰而生 做滅火的“尖刀”

  2006年,孫喜軍成為了一名消防員,在消防救援隊伍中,他一步一步成長為一名指揮員。在十幾年的成長中,他先後在三個消防救援站工作,還曾經在特勤隊工作。經歷的豐富,使得他一線滅火救援業務突出,成為滅火救援的一把“尖刀”。

  2019年1月23日17時55分,南開區中欣工業園一家公司發生火災。孫喜軍帶隊火速趕往現場滅火救援,當時火勢已經突破外殼,變成立體式燃燒。憑借豐富的作戰經驗,孫喜軍立即決定采用“先控制、後消滅”的戰術進行部署。此時,大量磚塊和鐵皮不停地往下掉落,火勢迅速向建築兩側蔓延,嚴重威脅毗鄰建築安全,為了阻止火勢向周圍蔓延,他顧不得個人安危,立刻組成內攻組。“二號員水槍掩護,一號員,跟我上”一聲令下,孫喜軍帶頭就衝進了隨時都可能倒塌的著火廠房內。面對黑暗和濃煙他沒有畏懼,面對火場中隨時被劃傷、砸傷的危險他沒有後退一步,經過兩小時的激戰,終於擊敗了火魔。

  在十幾年的消防生涯中,孫喜軍經歷的火場早已不計其數,每次都是拼盡全力,他說作為一名消防員,他做好了向火場而生的准備。

  向站而行 做備戰的“教頭”

  延安路站的消防員最頭疼的,也最懼怕的事,就是操課時間孫喜軍站長的哨音,分秒不差,風雨無阻。“他組織訓練從不耽誤。”站裡的班長這樣說。訓練場上,他幾乎為每個人都講解過單人架設6米拉梯的方式。“同志們,看我的,跟我練”每次訓練前,孫喜軍都會率先進行講解示范。“起梯,肩梯,落梯,爬梯”動作一氣呵成,這架33公斤的6米拉梯在他肩膀上猶如玩具一般輕巧。作為站長,他知道一個人的業務好,並不能代表一個站,他帶領隊員從苦練基本功開始,狠抓體能和技能訓練工作,並在訓練中身體力行,手臂出血了,腳掌磨破了,大大小小的傷痕見證了他對訓練的刻苦與付出。在他的帶動下,全站消防員的業務能力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作戰訓練安全,是指揮員關心的大事,也是衡量滅火救援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安全抓得不行,一切等於零!”孫喜軍在站內逢會必提安全,逢訓必查安全。消防救援隊伍常年執行任務,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經常性的戰備、訓練中孫喜軍不僅嚴格要求自己,站裡的各項安全工作也必須做到細而又細,絕對不滿足於“說了”“聽了”,而是親歷親為。“系安全帶”“看看車庫門到頂了沒,再出庫”,從車出庫到歸隊熄火,孫喜軍的安全提醒貫穿始終。在孫喜軍的“呵斥”中,全體消防員從不習慣到逐漸適應,再到形成習慣,2021年,延安路消防站被總隊評為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隊伍管理 做站內的“管家”

  疫情暴發以來,孫喜軍作為後勤工作第一責任人,把疫情防控的擔子扛在肩上。孫喜軍把全體人員集合起來,固定流程,消防站數十人操作如一人般規范,每日的三次消殺形成了傳統。對於出警防護方面,孫喜軍的工作也做在前面,提前備好各類防護裝具。在流調管理方面,孫喜軍每天堅持逐個給休假人員打電話,查驗地點定位。

  作為主管消防站執勤備戰的業務主官,孫喜軍的日常,不是在滅火救援,就是准備滅火救援;不是在管理隊伍,就是在進行教育整頓。一名站長的責任巨大,孫喜軍扛起滅火救援和隊伍管理的責任,當好老大哥,做好急先鋒,與消防站一班人,衝鋒陷陣,安全而歸,確保了隊伍高度穩定,團結一致。(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