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天津港保稅區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讓保稅區成為企業家投資興業的沃土,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務 為企解懮添力
建設項目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以前企業要想早落地、早建設,需要一對多地對接政府多個部門,又要跑審批、又要忙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這對企業來說是很棘手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作為保稅區“首席營商環境專員”的辛世達和戎程成,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我們的任務不僅要沈下去走訪調研、主動問需,更要請進來跟進審批、幫辦領辦。讓企業遇到發展阻礙時,通過聯系我們能夠第一時間找准困難癥結,靶向糾治,確保建設項目按時開工、按時投產。”
保稅區充分發揮“首席營商環境專員”作用,統籌做好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讓建設項目“有人管”“管到底”。辛世達、戎程成負責的天津普林電路年產360000㎡高密度互連積層板項目是天津市重點項目,為確保項目按時開工,保稅區政務辦圍繞助力市場主體發展多維發力,堅持項目為王、專員上陣、全生命周期跟進、高質量服務,精細化做好重點項目加速建設的“發動機”。

“項目審批的快車道直連企業發展的高速路。保稅區能在這麼短時間內辦完這麼多項審批業務,為開工項目贏得了發展先機,我們企業發展底氣更足、信心更滿。”天津普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陳先生表示。

在保稅區政務服務辦公室主任姚立看來,審批服務不僅要“有速度”“有質量”,更要“有創新”,讓市場主體“留得住”“發展好” 。保稅區政務辦全力推行“全程網辦”“不見面審批”,暢通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項目建設審批通道,通過“一體化網上申報平臺”、雙向寄遞、在線會議等方式,打破原有“面對面”審批的地域壁壘,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最大程度保證項目評審質量,壓縮審批事項,進一步節省企業辦事成本。並建立企業發展關懷機制,推送惠企政策。通過企業微信群、電話提醒、雙向寄遞等,與500餘家企業建立政企互動平臺,及時推送政策,答疑解惑。推出“免申即享”政策,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政策直享及應享未享提醒服務,廣泛吸引科技創新企業落戶,推動科技創新型企業倍增發展和梯度培育。 接下來,保稅區政務辦將持續堅持項目引領,擴大有效需求服務舉措,為市場主體解懮添力。在做好短期紓困的同時,更著眼於解決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長遠發展問題,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發展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以出實招、解難題、優服務、強審批的“保稅速度”和“保稅服務”,高質量描繪出保稅區“眾商雲集”“項目集聚”的火熱畫面。
保稅區稅務局主動送紅利 助企穩就業
“今年前三季度,‘六稅兩費’已為我們減免稅費160多萬元。”近日,天津自由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會計賈女士打開天津港保稅區征納互動平臺,通過稅務乾部的遠程協助,完成了稅費種申報,在計算完“六稅兩費”減免金額後非常感慨。
作為一家靈活用工服務平臺,天津自由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落戶於天津港保稅區,主要為企業提供靈活就業服務。據賈女士介紹, 在4月份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很多靈活就業人員的外出務工都受到了影響,給企業的日常運營帶來不小的壓力。恰在此時,天津港保稅區稅務局打來電話,為他們送來了意外之喜。“稅務乾部在電話裡告訴我們,可以享受‘六稅兩費’減免政策。而且不用跑腿、不用准備資料,一二月份多繳的47萬元已經直接給我們退到了賬戶上,解決了我們當時在資金上的燃眉之急。”回憶起當時的驚喜“紅包”,賈女士依然很興奮。
為了將政策紅利實實在在地送到企業手中,天津港保稅區稅務局組織相關科室上下聯動,全方位開展政策宣傳,將新政內容、申報注意事項等第一時間告知企業,同時優化退稅流程,無需企業進行任何操作,采取“集中填報、批量處理”的簡易模式辦理“六稅兩費”直接退稅,將“真金白銀”分毫不差地快速送到企業手中。
後疫情時代,靈活用工已站上風口,讓眾多勞動者和用工單位實現雙贏,成為對衝疫情影響、穩住就業基本盤的務實之舉。“在抓住風口、乘勢而上的過程中,稅費優惠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談到未來發展,賈女士表示,“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我們有信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穩就業、保民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天津港保稅區稅務局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建引領 共同締造”理念,聚焦靈活就業群體,以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為抓手,為穩就業保民生貢獻力量。(津雲新聞記者趙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