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前三季度我市匯聚穩經濟的政策合力,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宏觀經濟持續穩步向好。下一步,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按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充分挖掘經濟增長潛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優勢,開啟天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日前,在天津社會科學院與雲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天津宏觀經濟論壇暨2022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研討會”上,來自天津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開啟天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主題展開討論,就促進天津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天津實踐深入探討。
天津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侯曉韌建議,天津要充分發揮港口、產業、科教優勢,加快推動“通道經濟”向“港口經濟”轉型昇級,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推動建設國家級制度型開放示范區,建設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人纔中心和創新高地。
“加快推動中小微企業匯聚復蘇勢能,應多措並舉破解市場需求不足,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更多商機。”天津社會科學院產業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趙雲峰建議,要完善政策舉措,降低成本壓力,切實提高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加大政策宣傳解讀,主動做好相關服務,著力打通“最後一公裡”。
天津社會科學院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李曉欣說,要挖掘消費潛力,增強居民可持續消費能力,提昇就業水平、創新就業方式、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拓寬增收渠道等。同時,要營造舒適滿意的消費環境,加快建設新型綜合商業載體以及搭建更多新的消費場景等。
“推動外貿穩定增長,應提昇制度型開放水平,探索數字跨境流動新機制,積極參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體系構建。”天津社會科學院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所副研究員單晨建議,要提昇產貿融合發展水平,提高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外向度,培育一批外向型產業聚集區。同時,要探索在新興市場策劃舉辦一批線上線下品牌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RCEP成員國間的經貿合作。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嚴兵教授認為,在外貿領域,應深化與RCEP對接,發揮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貿易模式創新等。在消費領域,應促進線下線上消費良性互動,探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錯位發展新思路,進一步提昇消費政策的有效性等。
“深化國企改革、激發國有企業活力是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燕中州建議,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方面,應充分發揮我市外向型園區的作用。同時,要發展直播等新型消費業態,重點對接本地企業和市場資源,釋放新消費業態對天津經濟的帶動作用。(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