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平邦:『新二十條』是充分體現人民性、科學性的疫情防控措施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司馬平邦』微博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2-11-26 22:29:28

內容提要:我們先來看昨天24小時的疫情數據,雖然本土新增病例還在上昇,但是,半個月來一直處於高發的廣東的新增病例卻在繼續下降,上昇勢頭已經被有效打斷。北京等地亦如此,可以說,從『新二十條出臺以來半個月,中國抗疫正在明顯『換手』,這只不過僅僅15天。

我們先來看昨天24小時的疫情數據,雖然本土新增病例還在上昇,但是,半個月來一直處於高發的廣東的新增病例卻在繼續下降,上昇勢頭已經被有效打斷。北京等地亦如此,可以說,從“新二十條出臺以來半個月,中國抗疫正在明顯“換手”,這只不過僅僅15天。

而與此同時,某些地方因長時間封控造成的民生困境,也已經在“新二十條的指導下逐步得到緩解,重要的是,之前的那種在防疫與民生之間形成的“困局”也正在被打破。抗疫已三載,新冠病毒(奧密克戎)已經從強烈的殺傷性,變成了強烈的感染性,我們勢必要走上一條“病毒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道路,“新二十條就是這條路的路基。

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疫情防控措施與一些人的個人意願產生了矛盾,這種矛盾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還較為突出。也有不少人陷入這樣一種認識誤區,認為“放開”就可以解決這些矛盾。恰恰相反,完全徹底放開防控,勢必會造成感染面積迅速、無限制放大,感染人數、死亡數量也勢必大大增加,給全社會的健康和人民利益帶來巨大損害。只有通過超出於常人的耐心和精細,實事求是探索,一點一滴改進,纔能贏得最後的勝利。其實,這也正是“新二十條裡早就說到的,即: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而是進一步提昇防控的科學性、精准性,既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現在,這些正在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現在的中國在客觀條件上比2020年武漢抗疫時期要優越得多的多。同時,我認為現在也更需要進一步凝聚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戰天斗地的戰疫豪情。無論多麼艱難的時境,皆非團結一心所不能逾越。而這種 “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戰天斗地的戰疫豪情”要從哪裡來?答案很簡單,要從堅決貫徹“新二十條政策精神中來,要圍繞著落實“新二十條要求展開。

我認為,接下來的中國抗疫,還應更多發揮老百姓的主觀能動性,武漢抗疫以來的“人民戰爭”的成功經驗仍然值得深入總結與發揚。 要讓大家清醒認識到,面對疫情,每個人並不是處於消極的被管控者的地位,人人都必須積極主動承擔起抗疫的義務,去成為一個抗疫者,成為一個能夠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大家的人,以此實現真正的全民抗疫。

我堅定相信,“新二十條的核心精神,即提昇防控的科學性、精准性,和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也是完全能夠實現的,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必將取得勝利。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