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安詳離世享年96歲 江蘇民眾憶『老鄉』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新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3-02-07 09:03:26

內容提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驚聞星雲大師圓寂,其30多年的故交、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6日用這兩句話對中新社記者評價大師的一生。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驚聞星雲大師圓寂,其30多年的故交、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6日用這兩句話對中新社記者評價大師的一生。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於2月5日安詳離世,享年96歲。

星雲大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生於江蘇揚州江都。10歲時,星雲大師隨母親來到南京尋父,親歷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年幼的他跟隨人群逃亡,12歲在南京棲霞寺剃度出家。1949年,星雲大師遷居臺灣,1967年在臺灣高雄開創佛光山。

因幼年的經歷,星雲大師後來請旅美畫家李自健創作了油畫《屠·生·佛——南京大屠殺》。這幅油畫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70多次巡展,後於2000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63周年之際,被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015年,該油畫被評為抗戰類國家一級文物。

殘忍的日軍擦拭刺刀上的鮮血,被屠戮的屍體堆積成山。唯一幸存的孩童從死人堆裡爬出,對著蒼天嚎哭、吶喊……李自健曾回憶:當星雲大師看到這幅畫時,久久凝立,不發一語。一滴眼淚從他眼中流出。

“我看到河裡面的人頭朝下、腳朝上,到處都是屍體,血水滲透到河底下的樹葉、泥漿,看得清清楚楚。我還看到路邊的屍體被狗給吃掉了胸膛,只剩下四肢。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星雲大師在生前形容侵華日軍制造的南京大屠殺是“人間地獄”。

“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親眼見證者也是受害人。這份痛苦,我記了幾十年。”曾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的朱成山清晰記得星雲大師這樣說。在捐贈油畫時,星雲大師表示:“這幅畫寄托了我的情感。由紀念館收藏,也是我的心願。這裡是畫作最好的歸宿,讓後人參觀,可以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赴臺發展佛教事業後,數十年來,星雲大師的腳步遍及五大洲。但家鄉揚州始終是他心裡最柔軟、最溫暖的地方。一張口,最是那濃重的鄉音,一聽,就是地道的揚州人。

在重返揚州的一場媒體見面會上,星雲大師對中新社記者深情講述思鄉之情。“我想不出比古人更好的詞語贊美我的家鄉。”古人把天下三分明月夜的二分給了揚州,星雲大師感念故鄉有這樣的無上榮耀,誦起古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2008年,星雲大師在揚州捐建的鑒真圖書館開館,設於館內的揚州講壇於同期開講。多年來,揚州講壇邀請各方名家前來義務開講,星雲大師也多次回鄉,登臨揚州講壇。2010年3月20日,星雲大師在家鄉首講,暢談他是怎樣從揚州走向世界。

揚州文化學者顧風向中新社記者回憶,2015年,星雲大師到鑒真圖書館連開3天的講座,座無虛席。因場地受限,很多人站在圖書館外通過大屏幕聽講座。“那時他年事已高,視力變差了,但堅持開講。”臨走時,大師仍不忘與家鄉人民深情告別。

星雲大師致力於促進兩岸交流,在無錫宜興復興大覺寺,捐建中國書院博物館、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大樓(星雲樓),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和諧。

星雲大師曾在受訪時說:“我一以貫之的心願就是兩岸和平。”2009年3月,在無錫舉行的世界佛教論壇上,星雲大師表示:“臺灣沒有臺灣人,臺灣哪個不是中國人?”

“星雲大師把自己的心力傾注在公益事業、大眾事業中,也把一粒粒善緣的種子、和平的種子播撒世界。”一位揚州市民說。

   原標題:江蘇民眾憶『老鄉』星雲大師:有『緣』留於此鄉中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2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