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國家級非遺黃梅戲傳承人楊俊:讓老戲常演常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3-03-02 13:21:30

內容提要: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楊俊最近格外忙碌。她耗時4年打造的新創黃梅戲《舞衣裳》,正在進行最後排練、修改,預計4月搬上舞臺。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楊俊最近格外忙碌。她耗時4年打造的新創黃梅戲《舞衣裳》,正在進行最後排練、修改,預計4月搬上舞臺。

《舞衣裳》主要講述唐朝貪官元載與妻子的故事。楊俊近日受訪時介紹,《舞衣裳》聚焦反貪,雖是古裝戲,但表達的卻是時代主題;其文辭更為典雅,與傳統黃梅戲通俗易懂風格有所區別。

“老戲常演常新,這是我們不變的追求。”從藝40多年,楊俊致力於創作“好聽好看”的黃梅戲。

楊俊祖籍安徽,12歲考入安徽藝術學校(現為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學習黃梅戲,曾獲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等獎項。如今,她是湖北省演藝集團藝術總監、湖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

“黃梅戲由民間采茶調發展而來,唱腔像人說話一樣自然,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隨口哼上兩句。”楊俊說,唱腔是黃梅戲區別於其他劇種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成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的重要原因。因此,求新求變過程中,她堅守純正唱腔,在劇本思想性、藝術性及舞臺樣式上下功夫。

她曾以湖北利川民歌《龍船調》為創作靈感,配以土家族服裝、吊腳樓、擺手舞、“毛古斯”舞蹈及哭嫁等民俗風情,創作了黃梅戲《妹娃要過河》。該劇被業內人士譽為“鄂派黃梅戲的裡程碑”,獲文華獎“優秀劇目獎”等獎項。

“時代在進步,戲曲要走深走遠,離不開當代表達。”在楊俊看來,當代表達既包括現代創意技術、表現手法等外在形式,也包括當代價值觀的注入。

黃梅戲三大經典之一的《羅帕記》是在傳統忠孝節義、“三從四德”道德體系基礎上構建起來的。改編過程中,楊俊和主創們在保留故事內核及戲劇衝突基礎上,重新梳理調整結構、唱詞,並將大團圓結局改為開放式結局,彰顯女性自省、自立、自強的現代意識。該劇首演後,同樣收獲好評。

“黃梅戲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楊俊多次從人纔、資金保障等方面,為推動包括黃梅戲在內的地方戲曲發展鼓與呼。而隨著戲曲進校園的深入推進、媒體報道力度的增加,喜愛戲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楊俊表示,近年來,借助現代創意和科技,《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一批優秀傳統文化節目頻頻出圈,吸粉無數。這讓她看到了傳統文化當代演繹的更多可能,也堅定了繼續求新求變的信心。

早在2016年時,她曾帶領劇院同事跑遍湖北各地,挑選了158名“戲苗子”。如今,經過5年中專、2年大專的培養,這群孩子已在今年年初進入院團實習,成為湖北戲曲發展“後備軍”。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對戲曲的熱愛、敬仰,感受到了戲曲的春天。”楊俊期待,年輕力量能帶給黃梅戲更多創新、更多關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