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的『果子』結在農村——幾位代表關於科技人纔紮根鄉村的對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編輯:劉穎 2023-03-08 09:52:04

內容提要:7日上午,雲南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來自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的魯權代表,說著一口夾雜鄉音的普通話,不疾不徐。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大學畢業後帶著幾位同學回到農村。我們現在種苹果。”

  7日上午,雲南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來自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的魯權代表,說著一口夾雜鄉音的普通話,不疾不徐。

  “之所以取名‘2700苹果’,因為苹果長在海拔2700米的小涼山上,也是我們培育的一個芽變新品種。”這位35歲的彝族代表說,6年來他們打造的千餘畝苹果基地已實現數字化、水肥一體化,還聯合農戶托管代養7200畝果園,全部掛果。去年農戶平均收入10萬元,最高的60萬元。

  “我們自己研制了一套節藥裝置系統,防治病蟲害,把中草藥技術用到農業。我還把這個裝置跟張院士說過。”魯權邊說,邊把目光轉向坐在同排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雲南大學教授張克勤代表。

  魯權學的是機械工程專業,2012年畢業後先搞農業經營,後回鄉種苹果。這次來京參加兩會,魯權發現團裡有研究線蟲防治的張克勤代表,就抓住機會請教。

  “魯權他們對農業很有感情,帶著農民致富,我們要盡全力幫助。”張克勤代表說,魯權用中草藥防治病蟲害,但搞不清楚原理,學校可以派人去實地研究。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橕”,讓魯權更加明確自己未來的著力點。

  “科技入戶‘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我希望能進一步解決。”魯權說,他們果園現在有17名大學生,解決肥料、設備等技術問題,但還不夠。傳統農業走向現代化農業的過程中,需要大量懂技術、會管理、能應用的人纔。針對不同區域不同作物類型,應該聘用更多“土專家”“田秀纔”。

  “我們畜牧養殖企業,也面臨技術不足的問題。”雲南省昌寧縣鴻坤生豬養殖場總經理李志娟代表接過話茬說,她的企業7年前創立時一個本科生都沒有。

  “近年我們招到3名畜牧等專業的大學生技術員,都是‘90後’,企業發展更有希望。”李志娟盼望企業能與大學合作,得到老師的專業指導。

  “我希望更多大學生,科研在農村,把科技的‘果子’結在農村。”魯權說,這片土地充滿希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