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綠色發展——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王? 劉溫馨 趙曉曦 邵玉姿 編輯:付勇鈞 2023-03-12 16:17:29

內容提要:環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置『環境資源界』這一界別,是全國政協界別30年來的一次重大調整。今年全國兩會上,『綠色發展』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環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置『環境資源界』這一界別,是全國政協界別30年來的一次重大調整。今年全國兩會上,『綠色發展』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代表委員表示,10年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謀劃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

治理——

更高標准,為了天藍水清地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6.5%,重污染天數比例首次下降到1%以內。我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要高度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在「看得見」的霧霾污染大幅改善的同時,「看不見」的臭氧污染值得重視。』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新明委員建議,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推進協同治污,科學制定排放標准,同時依法推進企業全面達標排放,加強設施運營監管。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長江保護修復是重要發力點。化工產業曾是湖北省宜昌市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宜昌推動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停、改造、搬遷、轉型』,破解了『化工圍江』困局。湖北省宜昌市市長馬澤江代表說:『我們堅持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共同治理,取締清理非法碼頭和網箱養殖,精准治理入江排污口,嚴格執行「十年禁漁」,修復沿岸生態環境,變生產岸線為生態綠廊。』共抓長江大保護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我們將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持強化磷污染綜合治理,紮實推進碧水保衛戰。』

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目前,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超過90%,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在保護土地方面,我們著重從農藥管理發力。』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楊恩蘭代表說,當地使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安全用藥和免疫誘抗相結合的做法來代替化學藥劑使用,通過聯防聯控、統防統治,在保護作物生長發育的同時減少對土壤的污染危害。

保護——

更系統化,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

從雨林出發,歷時124天,穿過城市村寨,漫步山谷田野,跨過山丘河流,最終回到雨林……雲南北上南歸亞洲象群的『旅途』,讓人記憶猶新。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磨黑鎮芭蕉林村村委會副主任李玲代表說,人象和諧的故事背後,是當地政府和村民竭盡全力保護亞洲象及其棲息地的持久努力。在普洱的亞洲象主要活動區域,當地分時段、分季節種植亞洲象喜食的玉米、芭蕉並配套建設野外硝塘。李玲代表建議,應集合多方力量,加強監測、科研與救助,打造亞洲象國際生態旅游區。

『我們堅持把國家公園建設作為「國之大者」。』福建省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代表說,武夷山國家公園是我國唯一一個既是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地的國家公園,在1001平方公裡的國家公園外,又劃定了4252平方公裡的環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實施國家儲備林質量精准提昇工程、國土綠化示范和山地丘陵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還發現了一些新的物種。

『未來將繼續統籌保護和發展,在「擴綠」和「增長」上發力。』袁超洪代表說,將繼續培育綠色經濟和文旅經濟,全力推動存量企業綠色轉型,加快推進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積極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為高標准保護和建設國家公園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防沙治沙,我乾了30多年。』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與草地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蔣齊委員說,既要防沙之害,也要用沙之利,用科技實現生態和經濟雙贏。蔣齊委員說,10年來,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全國沙化土地面積減少6490多萬畝,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看著自己栽下的小樹苗一點點長大,成為沙漠上的綠色屏障,再辛苦也值得!』

近年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紮實推進,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根基更加穩固。

轉型——

以生態『含綠量』提昇經濟發展『含金量』

綠水青山詮釋生態之變,生態之變折射發展之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列為今年工作重點。

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超過10.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由6.5億千瓦增至12億千瓦以上,清潔能源消費佔比由20.8%上昇到25%以上……過去五年,我國穩步推進節能減碳,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不斷提昇可持續發展能力。

『「雙碳」目標清晰指引著我們減污降碳的步伐。』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施文美代表說,這幾年,她所在的研發團隊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實施節能改造,推動原有傳統電機產品向高效節能電機轉變,加快實現綠色節能技術的昇級及應用。

『中國森林及林產工業發展要從簡單粗放的種林、育林、伐林、用林向提高科學貢獻率和經濟貢獻率的定向種林、生態育林、科學伐林、高效用林的現代化森工產業昇級。節材代木,把有限資源充分利用,也要積極尋找替代資源,利用短周期速生的水稻小麥秸稈、棉稈等農業剩餘物代替木材生產板材、制造家具。』萬華禾香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郭興田代表說。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委員表示,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要大力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

『推動實現工業綠色轉型,低碳技術創新是關鍵。』施文美代表建議,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減碳,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要加大政策支持,建立綠色低碳改造企業『白名單』,引導金融機構對列入『白名單』的企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生產方式綠色轉型,生活方式綠色昇級。郭興田代表建議,用綠色低碳發展牽引產業轉型昇級,實現對優質資源的精采細采、保護性開采。張興贏委員建議,多形式打造綠色社區、綠色景區等低碳惠民場景,積極倡導綠色生活理念,通過技術賦能,促進服務變革,不斷豐富和優化人民群眾綠色生產生活體驗。

(本報記者李茂穎、張偉昊、吳君、張雲河、張博嵐參與采寫)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