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網訊:3月18日,2023年中國天津種業振興大會、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十九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天津國際種業博覽會在天津開幕。
開幕式上,全國節水抗旱稻全產業鏈創新聯盟成立。該聯盟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安徽豐大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聯盟成員單位。
據介紹,節水抗旱稻兼具水稻的高產優質和旱稻的節水抗旱特性,是在水稻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引進旱稻的節水抗旱和易種植等特性育成的一種新的栽培稻類型。在水田,節水抗旱稻可以改變傳統種植方式,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實現旱直播旱管,節約淡水資源50%以上,少施化肥30%左右,減少面源污染70%以上,減少甲烷排放90%以上。在低窪易澇旱地,節水抗旱稻可以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實現農田增值,農民增收。在山(灘)改田,節水抗旱稻拓展水稻種植空間,實現高質量佔補平衡。
此次聯盟成立以實現節水抗旱稻“1522”計劃為目標,即:新增水稻種植面積1億畝;增產500億公斤;減少200億噸水稻生產用水;減少200億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排放。通過改變水稻傳統種植方式,拓展水稻種植空間,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農田增值、農民增收。
聯盟成立後將以種業振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國家戰略為指引,建立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合作研究、互惠互利的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等模式,探索建立高效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聯合開展包括節水抗旱稻育種理論、技術和突破性新品種培育研究、可持續生產技術、裝備、投入品、高效生產模式和人纔的創新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及市場的開發等,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發展,實現產業鏈多環節增效,促進節水抗旱稻高質量發展。 (津雲新聞記者段瑋 攝影記者戴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