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暴事件頻發 技術、法律攜手治理『按鍵』傷人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法治日報 作者: 編輯:付勇鈞 2023-03-31 09:08:45

內容提要:整治網暴等網絡不良行為亂象,需要行政監管、互聯網平臺、網民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我們應該合力淨化網絡生態,營造積極健康、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

整治網暴等網絡不良行為亂象,需要行政監管、互聯網平臺、網民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我們應該合力淨化網絡生態,營造積極健康、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

陳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訴訟與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這幾天,網名為“春游哥哥”的汶川地震幸存女孩遭遇網絡暴力一事持續發酵。她公開的私信記錄顯示,部分網友對其進行了言語侮辱及惡意騷擾。

近年來,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也帶來了網絡暴力這一讓無數人聞之色變的“洪水猛獸”。隨著網絡暴力行為危害的加大,治理網絡暴力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

3月2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了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相關情況,其中包括“清朗·網絡戾氣整治”這一與網絡暴力治理有關的專項行動。

網絡暴力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如何更好地認定網絡暴力行為?應該采取何種措施治理網絡暴力?記者針對上述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網絡暴力危害巨大

“一般來說,個人或群體有意識地通過網絡傳播攻擊性言論,以針對某一明確的個人或團體反復、持續實施侵害的行為,就是網絡暴力行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訴訟與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陳磊指出,“網絡暴力的侵害形式主要包括威脅、騷擾、侮辱和社會性孤立等,行為通常伴有侵犯他人名譽、披露他人隱私等。”

類似汶川地震幸存女孩遭遇的網絡暴力事件並非孤例。近年來,劉學州事件、粉發女孩事件等均涉及網絡暴力。這些事件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後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其中的部分網暴受害者或陷入長期的消沈與自我懷疑,或成為抑郁癥等嚴重心理疾病的受害者,有些甚至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面對網絡暴力帶來的危害,科學認定、有效治理網絡暴力勢在必行。

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家網信辦持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重拳整治包括網絡暴力在內的網絡生態突出問題,壓緊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心關切,有力維護了網民的合法權益。

其中,“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主要從嚴管評論區信息內容,督促網站平臺加強評論區管理等方面發力,努力鏟除網絡暴力等網絡生態突出問題的滋生土壤。據了解,2022年開展的13項“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5430餘萬條,處置賬號680餘萬個,下架App、小程序2890餘款,解散關閉群組、貼吧等26萬個,關閉網站超過7300家,在治理網絡暴力,盡可能地減輕甚至避免網絡暴力帶來的危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人工智能助力認定網絡暴力

要治理網絡暴力,首先要准確、高效地認定網絡暴力行為。

相對於傳統語言暴力行為,網絡暴力行為因為采用了虛擬化、模糊化的互聯網語言而更加難以識別,其與正常的調侃、玩笑、戲謔等行為較難區分。與此同時,由於網絡傳播的特點,網絡暴力的傳播速度遠遠快於傳統語言暴力,其傳播范圍也遠遠廣於傳統語言暴力。因此,僅僅采取傳統的人工識別方式認定網絡暴力,不僅費時費力、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因為識別者的主觀原因出現誤判甚至錯判,總體效果不夠令人滿意。

“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等公共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網絡暴力行為的高發地。互聯網因其虛擬化、零成本、低代價等特點,對網絡暴力的產生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也給網絡暴力的認定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北京理工大學網絡與安全研究所所長閆懷志表示,“在認定網絡暴力行為上,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據介紹,采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能夠有效地在公共網絡空間中將各種惡意語言、圖片、視頻等網絡暴力“源頭”識別出來。這種識別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進算法,相比於人工識別,具有更加高效、准確、客觀等優勢。

“人工智能技術對於遏制網暴的最大作用,在於其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閆懷志指出。針對評論、彈幕等典型的非結構化語言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情緒解析、文本觀點提取、詞法分析、文本相似度識別等技術,實現對網暴的全量、多維度、快速分析,並進一步在此基礎上,弄清楚相關受眾在看待相關話題時的想法、情緒與核心觀點,從而阻斷網暴傳播鏈的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網暴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危害。

“必須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識別,應該把二者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確保網絡暴力行為的認定准確可靠。”閆懷志說。如果僅僅依靠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可能會因為其機械性、固定性等缺陷,造成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認定錯誤,陷入過猶不及的境地。

雙管齊下治理網絡暴力

有效制止網絡暴力行為,除了技術手段,還需要法律的參與。

網絡平臺可普及評論智能過濾、評論或私信動態關閉、識別屏蔽惡意用戶等功能,有效遏制網絡暴力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在對評論進行大數據模型匹配和校驗後,向違規發言者做出言論提醒,及時制止網絡暴力行為。

記者了解到,針對網暴治理,國內多個網絡平臺正在展開行動。

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他們上線了私信防范網暴的功能,可以便利地使用一鍵舉報網絡暴力行為、關閉消息功能,以減少網絡暴力內容對用戶造成的負面影響。該公司還積極引導用戶發布正向內容,對存在潛在網絡暴力內容的信息做出提示,引導發布者進行善意的表達,助力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網絡暴力行為實施者依其行為的惡劣程度,可能要承擔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陳磊指出。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網絡暴力實施者造成他人損害的,應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其行為較為惡劣或者情節較為嚴重,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如果其以肉體暴力或者其他極端方法進行網絡暴力,情節特別嚴重的,就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陳磊進一步指出,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都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循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不得利用網絡從事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活動。整治網絡暴力等網絡不良行為亂象,需要行政監管、互聯網平臺、網民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我們應該合力淨化網絡生態,營造積極健康、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實習記者 李詔宇)

   原標題:網絡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技術、法律攜手,治理『按鍵』傷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