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6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傳播先進理念、搭建國際平臺、打造智能場景、深化戰略合作、推動項目落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豐碩成果。我市相關負責人今天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會是全面推動國家戰略在津沽大地的深入實踐,真正實現了“以會興業”。
大會圍繞落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提出發展智能科技產業的重要舉措和建設“天津智港”。出臺智能科技產業1+10行動方案,設立百億智能制造專項資金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基金,制定《天津市貫徹落實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天津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等。中國科協在津開展全域科普和科創中國的推廣示范。工信部授予我市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車聯網先導區,以及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天津成為國內首個擁有雙先導區的城市。
6屆大會共簽署702項合作協議,協議投資額達到5438億元,其中,與國家部委、高校簽署部市、院市等合作協議8項,與中國電子、中電科、中車、華為、騰訊等行業龍頭企業簽署戰略協議19項。各部門、各區簽署具體項目合作協議675項。中芯國際12英寸芯片生產基地、聯想信創產業總部、中國通用集團機床二級總部、360總部、麒麟總部、華為北方總部等一大批標志性項目投資落地,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提供充沛動能。
天津借助世界智能大會的召開,聚力發揮智能科技產業的引領賦能作用,聚焦制造業高端 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形成了以信創產業為引領,以智能科技為主攻方向,加快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轉型昇級格局。
《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頒布,市區兩級財政安排智能制造專項資金近百億,累計支持項目近3000個,打造300餘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信創海河實驗室建設全面展開。累計31家企業成功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位列全國第一;兩化融合貫標企業累計達到1400餘家,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07.2,位居全國前列。11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2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位居全國第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累計建成5G基站超5.5萬個,固定寬帶用戶下載速率保持全國第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比五年前增長101.3%。忽米網國家級雙跨平臺落戶天津,培育了宜科電子、中汽數據等26個行業互聯網平臺,上雲企業超萬家。天津借助以信創產業為引領,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步伐。《天津市促進智能制造發展條例》頒布,市區兩級財政安排智能制造專項資金近百億,累計支持項目近3000個,打造300餘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信創海河實驗室建設全面展開。累計31家企業成功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位列全國第一;兩化融合貫標企業累計達到1400餘家,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07.2,位居全國前列。11個項目入選工信部2022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位居全國第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累計建成5G基站超5.5萬個,固定寬帶用戶下載速率保持全國第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2722億元,比五年前增長101.3%。忽米網國家級雙跨平臺落戶天津,培育了宜科電子、中汽數據等26個行業互聯網平臺,上雲企業超萬家。(天津日報記者吳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