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轉移到西青的靜海人 現在過得怎麼樣?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彭俊勇 編輯:付勇鈞 2023-08-08 16:04:23

內容提要:在洪水來臨之前,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靜海區對東淀蓄滯洪區內群眾進行了轉移,其中臺頭鎮近2000人轉移到了西青區赤龍街的親和靜園、親和儒園兩個安置點。幾天時間過去了,大家過得怎麼樣?安置點的生活還習慣嗎?都在想些什麼?

天津北方網訊:在洪水來臨之前,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靜海區對東淀蓄滯洪區內群眾進行了轉移,其中臺頭鎮近2000人轉移到了西青區赤龍街的親和靜園、親和儒園兩個安置點。幾天時間過去了,大家過得怎麼樣?安置點的生活還習慣嗎?都在想些什麼?

“條件要比預想的好”

8月7日上午,西青區赤龍南街親和靜園,56歲的楊洪芝大爺正在和一起轉移來的村民遛彎閑聊,盼望著洪水可以早點退去。

楊洪芝今年56歲,原來住在臺頭鎮和平村,這是他來到這裡的第五天,8月3日那天,乘坐轉移大巴來到了這裡。

剛開始轉移的時候,不少村民們還有些疑惑甚至焦慮和急躁,安置點會是什麼樣子的?日常生活有保障嗎?以為會是學校或者酒店,沒想到是居民小區,無論是室內環境,還是室外的小花園,都和周邊的幾個普通小區一樣,“條件比大家預想的好多了”。幾天下來,大家已經熟悉了安置點的生活狀態。

楊洪芝家裡5口人,這次來西青2人,另外3人去了市裡的親戚家短暫居住,沒有全部來安置點,“這樣也算是減輕些政府負擔”。楊洪芝被分配在了親和靜園小區的3號樓,一室一廳的住宅,屋裡床鋪、被褥、空調、熱水器也都有,就是電視效果不是很好,加上他也不太喜歡看電視,也就沒有麻煩工作人員。

現在,親和靜園的4棟樓裡住進了靜海群眾,前期准備的6棟樓還富餘2棟。每個樓棟都在門口貼有“就醫明白紙”、“周邊公共設施地圖”等以方便大家,也都有靜海來的人員和西青當地工作人員配合,解決大家遇到的大小問題。

第一天來的時候,睡的不是很好,難免會惦記家裡的情況。多年養成的習慣到了哪裡都會顯露出來,這幾天早晨,都是五點多就起床。讓楊洪芝滿意的是,西青區對大家的一日三餐都做了准備的充足,中午和晚上都是統一配套的盒飯,有葷有素,早晨是傳統的津式早餐,這天早晨吃的是“帶肉的花卷”,覺得很新鮮,旁邊的人告訴楊洪芝,在西青這叫做“肉龍”。

不習慣總在屋裡待著,楊洪芝大半時間會下樓在小區裡轉轉,和大家聊聊天,互相通報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抗洪信息,也時不時討論一下什麼時候洪水退去能夠回到自己的家。

既是村民也是志願者

郝永久這一次有了雙重身份——既是臺頭鎮轉移出來的村民,也臨時擔起了親和靜園2號樓安置點工作人員的責任。

郝永久是一名退伍軍人,並且是一名有著33年黨齡的老黨員,在2021年的時候,還被評為了“靜海榜樣”。

“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村民和西青這邊工作人員的中間人”,這是他給自己的定位。“村民們轉移過來,都挺不容易的,咱既是黨員還是志願者,這些看得見碰得著的活能不主動乾嗎?”

“2501的燈不亮了,需要修理一下”、“2709的鑰匙拔不下來了,鎖不了門了”,在2號樓工作人員群裡,郝永久將需要處理的情況對接給西青的工作人員,這些溝通協調的工作,在平時都不是什麼大事情,對於不熟悉情況的轉移村民來說卻容易手忙腳亂,有人協助會減少很多麻煩。

其實在7月30日那天,洪水還沒有到來之前,郝永久就和臺頭鎮的領導說,響應號召發揮志願者的作用為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准備,志願者的加入,也為鎮裡減輕了工作壓力。

在村民中間,郝永久還扮演著老大哥的角色,比如提醒一下大家“不要隨便扔煙頭”“發揮咱大靜海風格,維護好環境的衛生。”

“大家都認識他,也都願意聽他的,有什麼事情和他說就行。”安置點村民們對這位身邊的黨員志願者,也是豎起了大拇指。8月7日這天下午,一些村民反映室內缺少垃圾袋,郝永久快速的想辦法進行了解決。

等待開學的學生和瘋跑的孩子

轉移到安置點的群眾,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他們更是被重點關照的人群。

天氣不熱的時候,王奶奶會推著自己的孫女在親和儒園小區內曬曬太陽,這一次一家8口全部來到了這個安置點,小孫女纔3個月,是整個轉移來群體中最小的,轉移之前家人就帶好了奶粉。在儒園安置點,這個小寶寶也是大家的“寶貝”,曬太陽的時候,小寶寶偶爾會哭幾聲,附近的大爺大媽們就圍過來問冷問熱。

還有今年6歲的小男孩楊培駿,正是愛跑愛跳停不下來的年紀,在親和靜園裡,姥姥總是跟在他的後面,從4日那天來到這裡算起過了4天,小孩子天生的無懮無慮讓他很快熟悉了這裡的環境,“和在自己家裡的時候一樣,一天不消停。”“坐下了歇一會吧,一會就要吃飯了,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姥姥告訴他。

安置點裡,還有一對學生小姐妹月月和昕陽,正在暑假期間,也跟著家人來到了這裡。兩個人一個住在臺頭的幸福村,一個住民生村,原來就是小伙伴的兩人,這一次雖然沒有住在一棟樓裡,卻也有了更多時間待在一起。

這天中午,兩人買了一些小食品帶了回來,幾天時間,兩人對周邊的環境比很多大人還熟悉。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離開學的時間越來越近,秋季開學兩個人分別上初一和初二,上初一的月月對初中情況不是很了解,沒事的時候就問昕陽中學的情況。安置點中學生不是很多,兩人也就更多的玩在了一起。會按時開學嗎?兩人現在還不太清楚,哪天能夠回家也還是未知數。

70多歲老哥倆:這和63年那次太不一樣了

郝運所、劉生連兩位老哥倆,都是臺頭鎮的老村民,兩個人一個75一個72歲,這次轉移到了親和儒園。“打小光?的時候就認識,這次又是坐同一輛大巴,來到的同一個安置小區。”老哥倆每天都要下樓到小區的樹蔭下坐一坐聊聊家常,小時候都經歷過的1963年洪水是兩人聊得最多的話題。“當時水把玉米都(淹)沒了,從臺頭到第六阜到處都是水。那時候歲數還小,吃的也不好,發水之後經常是窩窩頭還有瓜菜代,哪像現在。”“等洪水退了之後還有很多的水窪,裡面都有不少的魚,都是原來大清河裡面的。”還有臺頭的特產西瓜“為什麼臺頭西瓜出名?以前都是上的雞糞牛糞,那能不甜嗎?”

兩位老人用的是老年手機,也沒有微信,這次轉移是跟著村裡面統一來的,一路上也有人前後照顧。

8日這天,就是立秋的日子,在往年意味著雨水開始減少,莊家開始逐漸成熟,今年的情況會怎麼樣,兩位老人心裡也沒什麼底,畢竟這種程度的情況,也只是見到過兩回。不過兩位老人並不太擔心,在午飯之前,還是習慣性的點上了一根煙,然後走向領餐點,這天中午安置點提供的是宮保雞丁、蘿卜燒牛肉、清炒西葫蘆套餐。(津雲新聞記者 彭俊勇)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