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網訊:去年8月,2023年首屆中國公路自行車職業聯賽第六站在靜海舉行;10月,天津團泊湖首屆自行車主題運動會盛大開幕……說到靜海區2023年最火的體育賽事,“兩輪運動”是當仁不讓的無冕之王。運動員腳下飛馳的車輪,不僅助推靜海區連番登上體育熱搜榜,其背後強大的產業集群也讓靜海區再一次披上了“國家級榮譽”, 加速走向世界。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通告中,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高新產業園(以下簡稱“高新產業園”)申報的天津市靜海區自行車產業集群成功入圍。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之都”,靜海區還有“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基地”“天津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自行車)”等諸多榮譽在身,在推動自行車業高端化轉型和“走出去”過程中表現搶眼:2022年規上企業整車產量達到84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2.6%;2023年上半年完成稅收2.6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85%……
邁入2024年,所有的成績都已是過去式。在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高新產業園內,一輛輛飛馳而過的高欄貨車,一條條滿負荷運轉的流水線,匯集成一股跨越發展的大潮,正在書寫著新的歷史。
一枝獨秀不是春
作為電動車行業的“巨無霸”,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瑪”)成功入選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愛瑪電動車就產自天津,它的生產制造基地集團總部就在靜海區。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電動車行業的老大哥,愛瑪的成績固然亮眼,但如果只是“一家獨大”,靜海區又怎敢稱“都”呢。驅車穿行於高新產業園,短短40多分鍾的車程,捷安特、愛瑪、富士達……一個個自行車、電動車行業的龍頭企業靜立在道路兩旁,再加上主打高端折疊自行車和運動自行車的天津遠東藍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東藍劍”)和專注童車行業的優貝(天津)自行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貝”),靜海區的整車制造業可以說已經囊括了自行車、電動車的全年齡群體,甚至涵蓋了各種應用場景。
走進產品展示廳,優貝天津工廠總經理馬宗偉正在調試一輛“EZ”兒童表演車。“目前,在國外‘亞馬遜’網購平臺上,這款車能賣到每輛200多美元,已實現出口20多萬輛。如果你去網站上查看銷量排名第一的童車,一定是我們的‘EZ’系列產品。”馬宗偉不無自豪地對記者說,“作為以高端童車出口為主的企業,我們的產品外銷佔七成左右。近幾年隨著內銷市場的快速增長,優貝也開始在內外循環上同時發力。”
為開拓國內兒童自行車市場,優貝依托自身客群優勢,聚焦兒童專業騎行運動,組建了優貝皇冠騎行俱樂部和酷樂騎行俱樂部,陸續策劃了不少全國范圍內的兒童騎行運動專業賽事。每逢周末,總能在優貝的天津廠區,看到在大型泵道場地內訓練的少年車手。在他們不斷騰躍的背影中,仿佛能看到靜海區自行車產業不斷向上的力量。
“全國自行車看天津,天津自行車看靜海”,走進高新產業園,方知這句話絕非虛言。正如子牙經濟技術開發高新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楊旭所說,在“制造業立市”的戰略部署下,靜海區像一塊巨大“磁石”,正吸引著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翹楚們匯聚於此。
產業集聚謀發展
自行車行業涉及的產業鏈條較長,工業門類眾多,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絕不能單打獨斗,更需要抱團取暖。在自行車產業布局中,靜海區甘當“棋盤”,以愛瑪、捷安特、富士達等整車制造龍頭企業為核心,引入唐澤制動器、建大橡膠、全福車業等零部件制造企業,進行科學布局,推動全行業強鏈延鏈。
在愛瑪電動車總裝車間裡,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一條條生產線同時高速運轉,車架、車輪、車把、鞍座……各種零部件在這裡組裝在一起,完成華麗變身,通過質檢後迅速裝箱,第一時間送往消費者手中。“目前,在我們的總裝線上,最快15秒就可以下線一輛電動自行車。天津基地有5成產品可以實現接到訂單後3天內交付,其中又有3成產品可以實現當天接單、當天交付。”愛瑪科技集團國內業務制造總經理王海具告訴記者,“之所以能做到這樣的生產效率,周邊完善的產業配套是重要原因之一。形成產業鏈集群後,不僅企業零配件的生產供應及運輸時效大大提昇,物流運輸成本更是顯著降低。”
眾所周知,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是電動自行車行業的三大件。其中電機更是電動自行車的“心髒”,是其驅動力的核心來源,它的性能直接影響到電動自行車的行駛速度、爬坡能力以及載重能力等多個方面。八方(天津)電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八方電氣”)副總經理劉德騰告訴記者:“消費者可能並不了解電機的品牌,他們只知道哪個品牌的電動車故障率低,續航能力強,但實際上這背後主要是由車輛使用電機的品質決定的。我們正是憑借雄厚的研發實力和超低的故障率,成為國內電動自行車電機生產的龍頭企業,並成為愛瑪和富士達的主要供貨商。”
2023年9月,八方電氣位於高新產業園的天津生產基地正式投產後,產業聚集帶來的紅利更加明顯。“作為電動自行車的核心部件,我們的供貨速度也決定了整車制造商的生產速度。”劉德騰說,“昨天下午我們就接到園區內企業一個600件電機的當日急單,如果企業沒有建立在園區內,我們要接單就得考慮庫存、生產、運輸等多重因素。但現在,我們可以做到當日接單、立即生產、當天送達,實現和整車制造企業的無縫連接,也讓我們的合作更加順暢。”
楊旭表示:“本地配套能力的提昇,就是園區內部企業自循環能力的提昇,不僅可以將外部影響因素降到最低,也是促進園區產業向深層次健康發展的關鍵。”現如今,一條涵蓋設計、研發、制造、組裝、銷售、服務的全周期產業鏈已經在高新產業園全面鋪開。
轉型昇級由“大”變“強”
據新華網報道,2023年國內自行車總產量將超過1億輛,這些車首尾相連可繞地球4圈多。曾經的“自行車王國”仍是自行車大國,但產品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在高端車型上,競爭力仍顯不足。
2022年開始公路自行車突然爆火,城市道路上,萬元以上的高端運動自行車越來越多。經銷商的感受傳遞給了整車企業。自2018年以來,成功以高端運動自行車和電助力自行車在日韓和歐美市場站穩腳跟的天津市遠東藍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東藍劍”),近兩年也感受到了國內市場的召喚。公司副總經理翟金全告訴記者:“2017年,國內共享單車爆發式發展,我們公司因為在城市公共自行車領域多年的口碑積累,成為最早一批收到共享單車訂單的車企。但很快,我們發現共享單車不僅對整個行業原有的生產規律和產品模式帶來了劇烈的衝擊,更對百姓的消費習慣帶來深刻影響。不再沈醉於低端自行車市場,轉向外貿出口發力,研發高技術附加值的運動自行車和助力自行車成為我們的方向。也正是借著這次果斷的轉型昇級,纔讓公司更早地佔得了先機,搶佔國際市場,轉變為出口型自行車企業。”嘗到了產業昇級的甜頭,更加堅定了遠東藍劍以創新研發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思路。“作為一家‘專精特新’的企業,我們和業內大佬拼不了生產規模,就要在行業領先上下工夫。按照量產一批,研發儲備一批的思路,確保我們的產品永遠走在市場的前頭。這不,2023年高端山地自行車大火,電助力自行車市場抬頭,大部分企業剛要轉型入場的時候,我們的產品就已經出現在市場上了。經過一年多的調整,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出口佔比50%,內銷佔比30%,城市公共自行車佔比20%的,更加健康、穩定的生產銷售結構。” 翟金全表示,“隨著大眾消費意識和消費習慣的不斷變化,國內自行車正在從傳統代步工具,向運動、休閑、健身的高端用車需求轉變,我們對於自己所瞄准的市場充滿信心。”
遠東藍劍的轉型在靜海區乃至天津市的自行車業都很有代表性,自行車行業邁向高端化、電動化,加快走出去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2019年工信部頒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電動自行車市場也迎來了換購大潮,電動自行車個性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路徑也變得越發清晰。
對於愛瑪這樣銷量排名前列的電動車企業來說,科技更是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5月,愛瑪電動車在世界智能大會上分享了智能成果,一個“人—車—機—盔—App—雲”的愛瑪全面智能化生態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簡單來說,搭載了輕智能技術平臺的愛瑪電動車,可以實現靠近解防、無感解鎖、App控車、一鍵啟動等功能,同時通過佩戴愛瑪智能頭盔,可以完成語音控制接打電話、播放音樂、地圖導航、一鍵SOS等人機互聯功能。”王海具說。
如今,轉型昇級、創新發展已經成為靜海區自行車產業集群的主旋律。據楊旭介紹,高新產業園內中小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大幅增長,2022年研發投入強度為43%,2023年將同比增長2.1%,中小企業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40%,將達到31個。為了提昇科技型企業發展能級,園區還加大了企業梯度培育力度,完善遴選、培育和認定的推進機制,分類精准,開展“一企一策”服務扶持。目前集群內科技型企業達到40餘家,上市企業1家、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7家,創新平臺3家。
在新技術、新材料、新業態、新模式迭出的今天,天津市靜海區正在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進一步做強做優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超百億的特色產業集群,讓“小車輪”帶動靜海區經濟實現“大發展”。(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