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化工從單品為王到矩陣出擊多元發展 百年『紅三角』今日開『新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袁誠 編輯:靳永鋒 2024-01-06 08:31:00

內容提要:玻璃、造紙、印染、面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用到了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的原料——純鹼。

天津北方網訊:玻璃、造紙、印染、面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用到了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的原料——純鹼。

我國純鹼工業走過百年歷程,以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利化工)為代表的民族企業開創了中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的先河。

永利化工擁有多項獨家純鹼專利技術,使其在我國制鹼行業中產品質量始終處於優勢地位。隨著全球化工行業不斷轉型昇級,僅靠單一純鹼產品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永利化工不斷開展技術攻關、引入新品類、拓展新能源賽道,向產業鏈高端邁進。眼下,永利化工的業務版圖不僅有純鹼這一“王牌”產品,還在氯化銨、合成氨、小蘇打、丁辛醇、醋酸、甲醇等領域實現“多點開花”,並緊跟時代潮流,加碼綠色低碳管理和工藝昇級,在守正創新中不斷擦亮“紅三角”金名片。

“王牌”技術橫空出世

引領純鹼工業由弱到強

日前,記者來到永利化工,在發展歷程展示廳看到了我國近代化學工業先驅實業報國的艱辛歷程和豐碩成果。永利化工首創的“侯氏鹼法”(後稱“聯合制鹼法”)被授予新中國第一號發明證書,精湛技藝傳承至今;其生產的“紅三角”純鹼曾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征”。可以說,中國生產的每一粒合成純鹼都流淌著“紅三角基因”。

在永利化工的純鹼客戶中,七成都是合作1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合作了90多年。“我們對老字號的技術非常信任,采購時只認‘紅三角’純鹼!”與永利化工合作了28年的天津耀皮玻璃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常偉告訴記者,玻璃制作需要大量的純鹼原料,公司選擇純鹼供貨商時最看重產品品質,而“紅三角”純鹼最為正宗。“鹽分含量千分之一的變化都會導致我們的配方出錯,影響整套生產線的正常運轉。‘紅三角’純鹼性能穩定、鹽含量低,我們用著放心!”他說。

永利化工的前身天津鹼廠是由范旭東、侯德榜、李燭塵、陳調甫、孫學悟等中國近代化學工業先驅,在1914年創建的久大精鹽廠和1917年創建的永利鹼廠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與1922年創辦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並稱為“永久黃”團體,是我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的策源地、純鹼工業的搖籃。當時,永利化工和南開大學、《大公報》也被稱為“天津三寶”。

20世紀初,鹼是工業之母,突破不了制鹼技術,我國工業發展相當於被“卡住脖子”。面對“洋鹼”盛行,永利化工艱難探索,突破層層技術封鎖、穿越戰火硝煙,終於在1926年成功產出雪白的純鹼,並於20世紀40年代發明“侯氏鹼法”,在世界化工發展史上為中華民族寫下輝煌篇章。

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永利化工服務國家化工發展大局,無私向國內鹼廠輸出專利技術,“手把手”培養了大批鹼業高級技術人纔;同時,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引進國際先進專利技術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方式,率先實現了制鹼設備大型化、高效化,制鹼技術位居世界先進行列,引領中國純鹼工業發展由弱到強。

“紅三角”牌純鹼的號召力,離不開永利化工對制鹼技術的精心打磨。“在原有制鹼方法基礎上,我們不斷改進技術工藝,發明了液相水合法低鹽分重灰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使‘紅三角’純鹼粒度均勻、含鹽和其他雜質低,其中鹽分含量低於千分之一,並向國外重要廠商出口。”談起自家產品,永利化工研究所所長謝智勇十分自豪,精湛的純鹼技術孕育出高質量的產品,這是公司百年來參與市場競爭最重要的法寶。截至目前,永利化工已經取得138項專利,近17年實現技術許可費達1.3億元,同時帶動專有設備制造收入約3.8億元,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昇。

去年年底,永利化工陸續與國內外近百家主要客戶達成來年合作意向。“我們每月采購4000噸‘紅三角’純鹼,2024年還要繼續采購約5萬噸的量。”王常偉說。

業務多元降風險

“二次創業”開新局

作為我國純鹼工業的鼻祖,永利化工的純鹼產品一度獨佔鰲頭,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純鹼產品出現同質化趨勢,市場比較飽和,加上不少客戶紛紛向上游發展,擠壓市場空間,單靠純鹼業務支橕,企業收益低,抗風險能力也弱。“不改變就可能被市場淘汰!”面對新形勢,永利化工計劃發展部副部長王松有著清醒的認識。

怎麼辦?攻關新技術、引入新品類、拓展新領域……2005年,永利化工實施了整體搬遷改造工程,廠區從濱海新區核心城區搬往臨港經濟區,以此為契機,公司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優化工藝路線、昇級技術裝置、實施智能化項目,一舉將業務架構調整為純鹼、氯化銨、合成氨、小蘇打、丁辛醇、醋酸、甲醇等七大類、十個品種多元發展的格局,開啟新時代的“二次創業”。

“那時我們花了近2億元從國外引進丁辛醇生產新工藝,但裝置運行沒多久,羰基系統銠催化劑出現失活現象。遇到這類情況,國內以往都是更換銠催化劑,但催化劑原料銠的價格堪比鉑金,每更換一次少則七八千萬元,多則要三四億元,代價極大。對此,永利化工的技術團隊嘗試對失活的銠催化劑進行化學再生,加班加點創新工藝,最終使銠催化劑的活性重新恢復,既節省了成本,也開創了國內銠催化劑再生的先河。”王松坦言,現在,這種廣泛用於日化和醫藥領域的丁辛醇產量位居全國第二,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是妥妥的明星產品。

豐富的業務條線使永利化工的生產規模、抗風險及收益能力得到大幅提昇。截至目前,永利化工已實現年產純鹼80萬噸、丁辛醇50萬噸、醋酸40萬噸、甲醇50萬噸、合成氨30萬噸。產品除了國內銷售,還銷往日、韓及東南亞、非洲、歐美地區,2022年營收達到251億元。

融入低碳環保元素

老品牌展現新亮點

“雙碳”背景下,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化工領域也在經歷變革。順應時代潮流,永利化工在生產工藝中不斷融入低碳、環保等現代元素,通過登陸碳排放交易所加快降耗與節能減排技術應用,並著手布局新能源產業,推動老字號老品牌企業煥新、產業煥新。

記者見到永利化工生產技術部副部長石蘭英時,她正忙著檢查廠區各類化工裝置的指標,並將能源消耗和產出的數據記在本子上。

“近些年,公司每年約有27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指標,這些碳指標細化到了每一天,我們實時記錄廠區的能源數據,一旦發現消耗與產出存在異常就馬上排查,並制定節能減排方案,全力確保全年碳排放達標。”石蘭英說,隨著“降碳”進程加快,公司持續對廠區化工裝置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對廢氣進行回收及綜合利用,多舉措減排。現在,公司的碳指標總體上夠用,有時還有“餘糧”。

永利化工在堅守傳承的同時,加快延鏈、補鏈、建鏈,拓展新賽道,在盤活存量中培育增量,讓老品牌不斷煥發新活力。

再過一段時間,永利化工旗下加氫母站的二期項目將啟動建設,規模為7000Nm3/h(標准立方米每小時),建成後,兩期裝置的供應能力將位居國內前列,成為北方最大的氫能供應基地。加氫母站的原料氣使用了永利化工的工業副產品氫氣,使生產中釋放的氣體得到最大程度循環利用,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收益。“我們還在規劃建設加氫站,來滿足華北區域氫能車輛的供氫需求。”王松透露,“在滿足自用及天津地區氫氣需求的基礎上,考慮利用天津與北京間天然氣管網,與國家管網合作向北京供氫,加快搭建氫能產業鏈,讓‘紅三角’老品牌展現新亮點,創造新價值。”

時間鐫刻不朽,奮斗成就永恆。百年“紅三角”不僅是純鹼工業的領跑者,更是多元化工產業體系及新型綠色化工的實踐者。它風塵僕僕地從歷史中走來,又自信矯健地邁向未來。(津雲新聞編輯靳永鋒)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