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驗室』到『生產線』 為協同創新培育豐沃土壤——天開園作答『新質生產力』走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張璐 編輯:劉穎 2024-03-03 09:14:00

內容提要:初春時節,走進天開高教科創園,隨處可見創新創業者忙碌的身影。

  天津北方網訊:初春時節,走進天開高教科創園,隨處可見創新創業者忙碌的身影。

  剛剛結束的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指出,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提出的總體要求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主題主線,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天津發展全局的戰略牽引,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善作善成”上下功夫。

  探索“學科+人纔+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天開園正在讓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搭建京津冀協同創新重要載體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纔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落戶天開園4個月,企業自主研發的相變儲能新材料系統就收獲了第一筆訂單。”天開集思拓(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開集思拓)董事長孔繁華是國家科技部專家組成員,將企業從北京搬到天開園,他實現了多年的成果轉化夢。

  天開集思拓開發的相變儲能控溫系統,可將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轉化為冷熱資源進行存儲、利用,掌握了該領域的核心專利,但苦於缺乏應用場景,一直得不到轉化。“在天開園的幫助下,我們的相變儲能控溫系統成功和天津渤化集團下屬企業進行合作,能幫助企業節約電費30%以上,將成為該技術在國內首個應用示范。”孔繁華非常欣慰,“目前企業生產廠房已經裝修完工,今年規劃建設5000噸復合相變儲能材料生產裝置,產值預計在8000萬元。”

  天開集思拓是天開園深化與北京科教資源全面合作、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體系的縮影。天津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出發,依托自身教育、科技、人纔資源富集等優勢,高水平建設天開園,為“北京研發、天津轉化”搭建平臺,為京津冀協同創新培育豐沃土壤。

  “天開園是京津冀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載體,也是重要抓手。在服務我市高校成果轉化的同時,也為京冀的創新成果提供孵化服務。”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同時,天開園發揮天津制造業場景應用優勢,吸引北京的產業鏈延伸到天津布局,將為構建京津冀融合化、鏈群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生態提供有力支橕。”

  開園9個月來,天開園“一核兩翼”已累計注冊企業1300餘家,其中,天開集思拓、天開智匯雲、中星雲網、天開智算等一批北京科技成果在此落地。

  形成天開特色創新創業生態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及時轉化並應用到具體產業上。圍繞新質生產力的構建,天開園致力於打破智力創造與生產制造之間的壁壘。

  采訪中,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科研成果不敢轉、不願轉、不會轉,以及企業發展缺資金、缺場景、缺人纔、缺配套等問題,市科技局建立項目優選、梯度培育、診斷分級、融通發展、賽馬比拼、轉出成長“六項機制”,打造政務、科創、金融、商務、知識五類高品質服務,探索形成了具有天開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模式。

  “天開園科創氛圍濃厚,特別適合初創企業發展,這裡幾乎每天都有沙龍、路演等各類活動。企業在天開園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抱團發展,在這裡我找到了很多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天津天開智匯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剛是天津人,如今他將在北京創業多年的公司搬到了天開園。

  在天開園,像李剛這樣的創業者不勝枚舉。這裡有創新創造的熱情,有思想碰撞的火花,也有著數不清的機遇。

  目前,天開園吸引各類科創服務機構117家,建立創業導師隊伍,成立天津市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諮詢委員會和天津市技術經理人發展促進會,讓科技成果轉化孵化更加順暢高效。

  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指出,要高標准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等重點科創園區,發展科技服務體系,營造開放創新生態。天開園正在匯聚各類科創資源,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聚集金融機構108家,設立50億元天開九安海河海棠基金,8只創業投資基金總規模達63億元,構建覆蓋企業發展全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組織各類大賽、講堂、論壇、沙龍、路演等活動300餘場……天開園的品牌影響力、創新帶動力日益增強。

  更多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在天開園,我們看到了京津冀協同創新的律動。天開園入駐企業涵蓋人工智能、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正在用科技創新之“智”提昇發展之“質”,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春節剛過,天開園又傳來好消息——濱海高新區華苑科技園正式納入天開園“一核兩翼多點”空間發展布局,將與天開園“一核兩翼”實現雙向賦能、聯動發展,天開園創新版圖進一步擴大。未來,天開園將與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中關村科技城、武清京津產業新城、京津合作示范區等多個區域連片發展,加速形成區域科創走廊。

  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指出,要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在天開園這片京津冀協同創新的沃土上如何精耕細作,讓創新創業的幼苗茁壯成長?今年的目標已經確定——深入探索天開園建設發展新機制,提昇科創園區發展能級。

  “今年我們將圍繞企業入駐、成果轉化、融資服務、應用場景開發等重點環節,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天開園政策2.0版。”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同時,上線運行智慧園區服務平臺,建設天開園生產力地圖,發揮海河產業基金、天使母基金、天開種子基金、天開九安海河海棠基金等作用,打造天開基金群,持續提昇運營服務水平。”

  勇爭先、善作為。天開園正在奮力作答“新質生產力”這張“新”的考卷。(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