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讓城市更『新』,更有『內涵』,天津如何作答?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陳慶璞 編輯:靳永鋒 2024-03-10 22:24:00

內容提要:三月春來早,又是『兩會』時。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要『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天津北方網訊:三月春來早,又是“兩會”時。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要“讓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猶記得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指出“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創新城市治理,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昇。”

  殷殷囑托,激發不竭動力。我們當如何推進城市治理創新,不斷提昇城市的業態、功能和品質,如何讓一座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城市,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發展課題,天津作答,實踐路徑正愈發清晰。

  從閑置樓宇到科創先導區

  走進位於南開區大學道的科技廣場,政務服務大廳窗口前,不時有企業人員諮詢、辦理業務;寫字樓內的入駐企業越來越多,創新、創意類企業加速聚集,活力滿滿。

  這裡是天開高教科創園核心區的先導區。很難想象,一年多前的這裡,還只是一片無人問津的空置樓宇,有的還處於爛尾狀態。天津市作出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打造天津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戰略決策,為這個緊鄰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科技廣場送來了“東風”,也促成了天大、南開等方面創新資源和這個待開發空間載體的“雙向奔赴”。

  盤活科技廣場,被視為建設天開園的“首戰”。在盤活過程中,市國資系統扮演了重要角色,市國資委協調相關國有企業,多重渠道籌措資金,接拍盤活科技廣場21萬平方米的商業樓宇,積累了國有企業做好城市更新的“天開園經驗”。為按時高標准完成開園任務,市國資委又組織宏達公司、天津勘察院、天津建築設計院等企業,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室內裝修和室外改造提昇,為入駐企業提供了大方美觀的科創空間。

  作為市國資委“一把手”,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國資委主任張勇對城市資產盤活有著更深的體會,他在全國兩會期間對記者表示:“資產盤活過程中涉及主體多、事項多、程序多、要件多、流程長,亟須各部門合力提供更加優質的政務服務,同題共答,纔能取得突破。”他也有信心發揮國資責任擔當,進一步提高資產盤活的質量和效益,為國企改革發展和屬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南開區政務服務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僅天開園核心區先導區,截至目前已經入駐了超400家企業,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為天大、南開師生的創業企業,也有大批北京等地科研院所孵化落地的企業,涉及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環保技術等多個領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各級政府與各高校、科研院所同向發力,高質量、快節奏打造合作的平臺載體,促進高校和企業雙向奔赴。”而天開園核心區先導區交出的成績單,無疑正是陳軍代表所說“高質量、快節奏打造合作的平臺載體”的最佳注腳。

  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我們的城市建成區並不是越大越好,更要看建成區的質量,看單位土地面積上是不是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從這個角度說,天津把“中心城區更新提昇”作為“十項行動”中的一項,正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得力舉措。從閑置多年的商務樓宇到活力四射的科創園區,天開園核心區先導區的建設運營,一舉推動了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三新”的同頻共振。

  未來,這裡會不會成長為天津的硅谷?成為天津的中關村?這裡還會誕生哪些重量級科技企業?對天開園,我們有理由給予更多的憧憬。

  從老城老廠到活力之源

  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昇,對於天津這個有著厚重歷史和底蘊的城市來說,尤顯急迫。

  新年伊始,來自紅橋區的一則消息就成為津門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天津第二家山姆會員店正式簽約落戶紅橋,項目緊鄰天津西站,位於紅橋區規劃建設的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內,是該片區落戶的首個高端商業項目。

  這裡有現代化的天津西站,是京津間第四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的起點,這裡還有被平移保護的西站老站房,隨著山姆等項目的落地,這個見證天津城市和鐵路百年變遷的老城區,正在煥發新的生命力。

  有關方面表示,山姆會員店項目的落戶,將有力提昇區域商業價值、生活品質,更好滿足全市乃至京津冀地區高端化、多元化消費需求,全面提昇中心城區消費能級,助力天津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而正在建設的京津冀同城商務區,還將聚焦科技創新、產業煥新,承擔著壯大都市產業能級、實現天津中心城區城市更新的重任。

  可以預見,作為老城區的紅橋,未來將不再只有網紅的西北角早點,隨著京津冀同城商務區的建設和山姆等高端商業項目的導入,依托卓朗科技、異鄉好居和中煤設計等更多創新企業的成長,這裡將成為城市發展新的動力源。

  更新、提昇,也是創新、重生,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火熱實踐著。

  和平金街,作為天津百年商業的傳承地,凝結著幾代天津人的記憶。和平印象城由原沃爾瑪、萬達影城等四座空置樓宇改造而成,此前的建築年代久遠、相互獨立,內部動線復雜,改造難度大。項目改造後引進了全新的業態,如策展空間、城中城、新一代“大市場”等新消費形態,滿足年輕群體的消費需求。項目開業後首周客流量超40萬人次,銷售收入超過1400萬元,首店佔比在60%以上,有效激發了金街和平路商圈活力。

  而僅僅幾個月後,同一條街上的交通飯店大樓華麗轉身為華為天津旗艦店,該建築為歷史風貌建築,也是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提昇工程尊重歷史原貌,實現了百年歷史與科技潮品的交融對話。

  天津自近代以來就是工業重鎮,城區有著大量的工業遺存,近年來,隨著對多個老工業片區的改造提昇,越來越多的舊廠房變身“新地標”,重新迸發出勃勃生機。

  把目光轉向海河東岸。河東區老舊廠房資源尤其豐富,廠房改造再利用也蔚為壯觀。眾所周知的棉3創意街區“成名已久”,就是由原來的棉三紡織廠改造而來,如今這裡已經成了年輕人匯聚、創意產業勃興的街區,磚紅色的建築更是成為海河邊的新地標。備受關注的天津第一機床總廠更新項目,目前已經完成產業創新中心、津一廠史館和產業會客廳等主體建築的加固和修繕,已有30餘家企業簽約入駐園區。

  截至2023年底,河東區充分挖掘92處存量工業廠房、24處閑置工業用地、35座商務樓宇資源,陸續打造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主題的產業園區。相信,只要錨定目標,久久為功,誕生天津自己的“798”也是可以期待的。

  還有,早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河西綠道公園,還有,遍布津城大街小巷的老舊小區提昇改造,還有,惠及廣大老年人的加裝電梯……九河入海處,一城日日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天津正奮楫揚帆,逐浪前行。津雲新聞記者 陳慶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