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悲傷、炮制爆款引流 造假短視頻為何頻出現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工人日報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4-03-28 08:57:05

內容提要:近年來,販賣悲傷、編造家庭和社會矛盾、針對熱點新聞發布不實信息等造假短視頻不時出現。專家建議,明確短視頻擺拍的法律界限,同時平臺要加強自我監管。

閱讀提示

近年來,販賣悲傷、編造家庭和社會矛盾、針對熱點新聞發布不實信息等造假短視頻不時出現。專家建議,明確短視頻擺拍的法律界限,同時平臺要加強自我監管。

推搡抓扯、噴涂汽車、言語辱罵……3月15日,成都市錦江區一路口上演了一起因“感情糾紛”引起的衝突事件。視頻中,幾名年輕男女在豪車旁激烈爭吵撕扯,不少群眾在旁圍觀,相關視頻在網上快速傳播。

3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發布通報稱,該衝突事件是由某汽車銷售公司6名員工,伙同某汽車租賃公司員工共同策劃編造並組織拍攝視頻散布至網絡平臺。警方通報稱,該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公共秩序,涉案人員被予以行政處罰。

今年1月,一條在重慶某公園內女子挺孕肚征婚的短視頻被揭穿,看似“真實講述”實為自導自演。造假短視頻為何頻頻出現?

7分鍾炮制出一條假視頻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國內短視頻用戶規模約為10.26億。龐大的用戶規模生產出海量信息,也可能使負面輿論快速發酵。

2023年8月,一條“女外賣員車子被偷後在路邊崩潰大哭”的視頻在網上引起關注。

警方調查發現,當地並不存在與該“外賣員丟車”視頻內容相吻合的警情,而且該女子此前曾以不同身份出現在多條視頻中,包括被兩個摩的司機爭搶的“美女乘客”、大半夜被女兒送去坐牢的“母親”等。事後該女子也交代稱,其外賣服裝是網購的,而這條視頻從准備到拍攝,前後只用了不到7分鍾時間。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友浪表示:“當虛假內容泛濫,人們對媒體和信息來源的信任也會逐漸下降。此外,有意制作的假視頻可能通過虛假廣告和詐騙性營銷,還會導致消費者經濟遭到損失。”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平臺快速興起,短視頻制作和發布門檻較低,為滋生造假短視頻提供了土壤。部分網絡用戶利用大眾的獵奇等心理,通過擺拍造假短視頻圈粉漲粉,並最終達到流量變現目的。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謝永江認為,造假短視頻會導致商業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衝突。“擺拍制造驚悚或者博眼球的內容,又沒有明確標示,誤導社會公眾,由此引發的輿情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造假短視頻形成產業鏈

2023年,四川涼山公安機關偵辦了以“涼山孟陽”“涼山阿澤”“趙靈兒”等為代表的“系列網紅直播帶貨案”。近日,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人民法院對“涼山孟陽”“涼山阿澤”案一審宣判,8人因虛假廣告罪被判刑。

2018年,名叫“涼山孟陽”的女孩在網絡走紅,她在短視頻中自稱父母雙亡,輟學在家照顧弟弟妹妹,生活拮據……該短視頻賬號在短短幾年間漲粉至300多萬。走紅後的“涼山孟陽”開始頻繁直播帶貨。

然而,有網友實地探訪發現,“涼山孟陽”的父母不僅健在,視頻中的土坯房也是擺拍。當地執法人員調查發現,“涼山孟陽”在直播間售賣的很多“辛苦從村民手裡收購來的大涼山特色農產品”,其產地並非涼山。隨著當地警方的深入偵查,一條打造人設、編撰內容、電商運營、流量變現的制假售假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記者發現,在一些電商平臺,有部分商家專門售賣煽情、家庭和社會衝突類短視頻劇本。一名短視頻運營人員表示,他們會根據行業為客戶打造人設,不僅能為客戶提供方案,教怎麼拍攝和制作,還能實現精准變現。

2023年7月,《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發布,明確要求“自媒體”發布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容,網站平臺應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

“很多短視頻明明是擺拍,但未按要求進行標注,一方面是由於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有這項新規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是為吸引流量,刻意模糊擺拍和真實記錄的界限。”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明確短視頻擺拍的法律界限

有人出於僥幸心理,在制作和發布短視頻時鋌而走險。也有人疑惑,拍攝短視頻難免需要策劃和擺拍,短視頻擺拍的法律界限在哪裡?

張友浪認為,在討論短視頻擺拍限度時,要考慮幾種因素:一是目的,是為了娛樂、教育、宣傳還是記錄;二是道德和法律標准,如果短視頻中的擺拍涉及虛假宣傳、誤導觀眾或侵犯他人權利,即是不恰當甚至非法的;三是社會和文化規范,不同社會和文化對於何為可接受的擺拍持有不同觀點,創作者需要考慮其內容如何適應這些規范。

為實現有效監管,張友浪進一步建議,對虛假內容的定義進行清晰界定,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以及對違規行為的處罰措施。要求短視頻平臺加強自我監管,實施內容審核機制。平臺應開發並利用AI和機器學習工具來自動識別和標記可能的造假視頻,幫助審核人員和用戶更快識別問題內容。最後,還要鼓勵用戶參與監督,對於發現的虛假或有害內容,可以通過舉報功能向平臺反饋等。

“治理造假短視頻亂象不能僅靠拍攝個體進行標記,平臺可以通過建立監督舉報通道,一旦發現有劇本的痕跡可以要求核實,未經核實前作品不能給予更多的流量。”朱巍認為,除了賬號的發布者,注冊人、使用人、實際控制人,特別是MCN以及關聯賬號,也應該被納入監管范圍,實現穿透式監管。

謝永江表示,短視頻創作應該堅守底線,不危害社會公共利益,不侵犯他人利益,如果超出了邊界就缺乏正當性,需要相關部門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監管和消除這種消極影響,包括進行標注,剝奪創作和發布者因此獲得的利益,嚴重的話還會受到治安處罰。

   原標題:販賣悲傷、炮制爆款引流…造假短視頻為何頻頻出現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