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態』民間絕技!『永良飛叉』七代傳承展非遺魅力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晚報劉桂芳 編輯:趙首蕊 2024-04-26 16:15:00

內容提要:飛叉是從古戰場上的鋼叉兵器推演而來,逐漸演變成為民間技藝娛樂的表演用具。在本市武清區王慶坨鎮,永良飛叉表演家喻戶曉且深受人們喜愛。

天津北方網訊:飛叉是從古戰場上的鋼叉兵器推演而來,逐漸演變成為民間技藝娛樂的表演用具。在本市武清區王慶坨鎮,永良飛叉表演家喻戶曉且深受人們喜愛。每逢節慶活動,永良飛叉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作為武清區的一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在幾代傳承人的努力下,永良飛叉這項“活態”民間絕技得到較好的傳承與發展。

傳承創新140餘套動作

“飛叉最早只有十幾套路動作,到現在有140多種套路,都是幾代傳承人在繼承和創新的成果。”第五代傳人王文壯告訴記者。

早在明清時期的王慶坨,耍飛叉就是當時盛行的天津皇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875年,王慶坨的張雨新組建了飛叉會。第二代傳人曹爾桐投資擴大飛叉會規模。第三代傳人房永和,把武術因素融入飛叉招式中。第四代傳人吳國良在繼承傳統飛叉招式的基礎上,拓展了飛叉招式140餘個,形成了飛叉完整的套路、招式體系,被後人稱為“永良飛叉”。

王文壯介紹,永良飛叉表演分單人、雙人、多人演練,雙人或多人花樣傳練,翻練和滾練,坐著和躺著練,板凳高桌上練,夜間火叉,臺上演練,五鬼傳說演練,踩街走著練等多種形式。套路名稱有雲羅背劍、飛龍滾地、懷中抱月、壯士架橋、流星火叉、迷人啞叉等,上場、下場要求是武術式子,如單人二踢子,背叉旋風腳,雙人打花棍,空手對鋼叉(二人傳叉),單手托叉式,雙手拖叉騰梁架海式等。因其招式中融入了武術、雜技、舞蹈元素,永良飛叉在全國傳統體育項目中獨樹一幟。

基本功難練 技巧性強

“練習飛叉比較吃功夫。飛叉是‘離手活兒’,要高拋,還有公轉和自轉,難度比較大。區別於其他地方的飛叉,永良飛叉以‘腿功’見長。練成基本功至少得要三年的時間。練習的人要有堅強的毅力,否則堅持不下來。”王文壯說。

永良飛叉套路從武術套路演化而來,因此其演練特點剛猛渾厚,技巧性極強。“技巧方面,按照撩、搓、拋、轉、准的要訣,再加上武術基本動作中講究的手、眼、身法、步。它需要調整肌肉松緊用力的大小,通過移形換步、上下協調的動作來控制飛叉的重心和速度,所有動作要求身手靈活,一環緊扣一環,手、眼、身、精、氣、神要統一協調,並且跟樂器配合(踩著鼓點完成動作),動作健美,花樣繁多,滾、爬、旋要求乾淨利落,尤其啞叉(沒有聲音)更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練習過程中,飛叉在全身各部位擊打、壓搓、滾動,有全身通暢之感,可以強身健體。”王文壯說。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永良飛叉的傳承情況良好,“永良飛叉現在已經有第七代傳承人了,年齡最小的8歲。我們有60多個人的表演隊,經常參加一些大型活動進行展示。此外還有每周兩次進校園給孩子們教,還組織了‘校園飛叉隊’。我們王慶坨的老百姓都喜歡永良飛叉,它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化品牌。這些年我們也獲得過很多獎項和榮譽,成為王慶坨人的驕傲。家長們都願意讓孩子們來學習,傳承的同時還可以鍛煉身體。”王文壯表示,歡迎對永良飛叉感興趣的人們來學習。(今晚報記者 劉桂芳)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