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給力!靜海瞄准核心技術以『新』提質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趙穎妍 編輯:付勇鈞 2024-05-09 00:05:00

內容提要:傳播綠色理念,堅持綠色發展,肩負綠色責任。2016年落戶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津格力鈦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格力鈦』)始終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重點,搶抓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不僅為加快區域發展智能制造提供了強力支橕,還對於推動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天津北方網訊:傳播綠色理念,堅持綠色發展,肩負綠色責任。2016年落戶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津格力鈦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格力鈦』)始終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重點,搶抓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不僅為加快區域發展智能制造提供了強力支橕,還對於推動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天津格力鈦是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天津市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以鈦酸鋰、磷酸鐵鋰動力及儲能電池、氫燃料電池、電機電控集成系統的電動商用車和乘用車、智能電網、儲能系統、充電設備等新能源生產基地,天津格力鈦始終緊跟時代步伐,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改進工藝流程、拓展合作領域等舉措,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目前已成為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國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健全的新能源生產基地之一。

記者來到天津格力鈦的電池生產車間,只見自動化、智能化的機器設備正在快速高效運轉,投料、涂布、輥壓、模分切、卷繞、注液,每一道工序都環環相扣,一顆顆新能源『心髒』正在賦能,將滿足年產12億安時鋰電池、10000輛純電動大巴的產能。

據了解,天津格力鈦在電池新產品開發方面以『鈦磷』雙技術為主,堅守鈦酸鋰電池高安全、長壽命、耐寬溫、高倍率的技術優勢。磷酸鐵鋰電池采用薄膜防爆結構安全設計、材料微觀形貌控制設計、低耗鋰技術及全方位的產品安全管理體系開發了具有高安全和長壽命優勢的系列產品,實現了使用場景切換,拓展了新的應用市場。

『這是一款創新產品,我們進行了材料優化,采用高面密度、高壓實的極片設計,並通過解決工藝技術的一系列問題,最終實現了這款電池產品在動力和儲能不同領域和應用場景的使用。未來,我們會堅持自主創新,更加貼合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多元化電池技術。』天津格力鈦新能源有限公司電池工藝工程部副部長崔振男說。

與此同時,天津格力鈦形成了一套系統、完善、國內領先的整車制造工藝體系,擁有國內領先的整車制造專用工藝裝備300餘臺套,其中,部分關鍵專用設備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位於行業前沿。整體生產線采用傳統的『U』型線模式,布局緊湊、物流順暢,生產線整體運行高效協同。

天津格力鈦新能源有限公司工藝設備部部長高航行告訴記者,為了提昇整車的生產效率和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公司引入了全自動切管機,這套設備可以完成以前從人工上料、帶鋸機下料、鑽場鑽孔、圓鋸機切角整個生產過程的一體化,生產效率提昇80%以上,節省3人的人力成本。

新能源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天津格力鈦大力實施車型研發、核心零部件等關鍵技術攻堅戰略,形成覆蓋京津冀乃至北方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研發技術基地並在本地區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實現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創新鏈的有機融合,生產的車輛也憑借仿生外觀、人性化內飾、便捷駕控、澎湃動力以及安全保護的設計備受追捧。

天津格力鈦先後獲得『綠色工廠』『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天津市制造業百強企業』『天津市雛鷹企業』等榮譽稱號。2022年,一種鈦酸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負極片及鋰離子電池發明專利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金獎,摘得鋰電池行業內的發明專利『首金』;創新研發成果——氫鈦動力總成技術在眾多前沿氫能技術中脫穎而出,榮獲2022年度氫能產品技術創新獎。

天津格力鈦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大永表示,天津格力鈦將繼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積極響應天津市『1+3+N』專業化、協作化、聯動化空間發展格局,協助推動天津市各區建設各具特色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主題園區。同時,積極推動車聯網先導區建設,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示范,重點推進動力電池技術相關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擴大產能,打造新一代電池技術的研發和制造基地,為靜海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