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雖然制作香囊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但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經歷。”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索菲雅表示,要將親手制好的香囊饋贈親朋好友。
昨日(6月9日),“中意非遺文創工坊暨中外志願者共赴端午非遺之約”主題活動在天津意式風情區舉辦,中外志願者話民俗、唱昆曲、做香囊、品美食,品味傳統文化、體驗非遺項目、服務四方游客,為“國潮風”增添“國際范”。
活動現場,天津非遺傳承人用中英雙語向中外青年和游客介紹端午節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賽龍舟、包粽子、做香囊等節日風俗,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游客紛紛駐足參與;中外青年和游客一同聆聽學習中國戲曲“活化石”昆曲《牡丹亭》的音韻,感受傳統戲曲之美;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沈浸式體驗端午闢邪香囊非遺技藝,了解香囊的由來、寓意、制作及佩戴技巧,舞動針線、搭配珠串、選擇香料,制作出一個個精致美觀的香囊,感受到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大家圍坐在一起,品鑒風味迥異的南北風味粽子,品嘗著熱氣騰騰的披薩,共同感受中外文化融合的奇妙時光。
“傳統節日是‘活著的文化’。意風區中意非遺文創工坊志願服務項目,將堅持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線、以中國傳統節日為載體,面向來華留學生持續開展中華傳統文化實踐活動,通過沈浸式參與和文化體驗活動,促進中意國際交流,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將意風區打造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國際時尚地標。”中意非遺文創工坊項目負責人表示。(津雲新聞編輯鄧坤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