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建設工程啟動 打造非遺學科發展的沃土與高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高麗 編輯:劉穎 2024-06-01 11:13:00

內容提要:在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工程啟動座談會日前在天津大學馮驥纔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標志著該博物館建設正式啟動。

  天津北方網訊:在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工程啟動座談會日前在天津大學馮驥纔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標志著該博物館建設正式啟動。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表示,在馮驥纔先生20餘年的探索和努力下,非遺學的種子已經紮根天大,綠意盈盈地成長起來。『大學博物館是大學裡的大學。作為一座全新的非遺博物館,要將其打造成天大非遺學科發展的沃土、文化育人的高地。』

  天津大學馮驥纔文學藝術研究院自建院以來就奉行『博物館化』的理念,積累了豐厚的人文藝術資源,包括院長馮驥纔文學、繪畫、文化遺產搶救和教育的成果,數十年來苦心搜集的數千件珍貴藝術品和文物,以及數萬冊圖書史料。馮驥纔決心將畢生成果與收藏的精華都捐獻出來,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增添一座與之匹配的重量級博物館。這是他的一個文化理想。『天大的事對於我是「天大」的事。來到天大,我總有一種非凡的榮譽感和敬畏感,想要做一些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應該做的特別的事,把自己的心血和理想傾注到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馮驥纔說。

  經教育部批准,在天津市、南開區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將在2025年天大130周年華誕之際敞開大門,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增加一個底蘊深厚、獨具特色、意義深遠、富有新時代特征的人文教育與文化活動中心。該博物館建築仍由天津大學教授周愷設計,天大設計總院參與,是對現馮研院大樓和原土木工程系土建館,這兩座具有遺產性質的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與利用。

  未來,天大師生走進這座博物館,能通過一個個不同主題的展覽,走進馮驥纔文學、繪畫的藝術天地,見證他親身經歷的文化遺產保護和人文教育的歷史現場,讀到一部未曾有過的立體的『中國年畫史』,領略中華民族的『美的歷程』,沈浸於民間藝術的斑駁燦爛,感受世界上偉大作家、藝術家、科學家的生命氣息。值得一提的是,南通藍印花布、瑞安木活字等多項重量級非遺,將按照非遺學和博物館學的理念得到完整、系統、充分的展示。建成後的博物館,將與馮研院的非遺學教研緊密結合,成為學生在其中學習的課堂;更將面向全校,發揮人文通識、審美教育的作用,成為廣大師生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欣賞古代藝術、提高人文素養和審美品位的沈浸式平臺。(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