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也是天津博物館106歲的生日。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和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聯合為小朋友、『大朋友』推出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博物館裡度過一個難忘的節日,在更多年輕的心靈中,播撒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昨天,天津博物館共有13個展覽同時開放,內容涵蓋玉器、瓷器、青銅器、民間工藝、人文歷史等。和天津百姓生活相關的沽上風物天津民間工藝展,帶大家沈浸式回到老天津衛,看天津人的衣食住行,感受天津人的喜怒哀樂;賞最美『河上花』,看八大山人筆墨縱逸蘊藉相兼,感受古人對自然的描摹、體會『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通過推出的系列展覽,很好地發揮了博物館寓教於樂的陣地作用,讓孩子們置身其中增長見識了解家鄉,感悟文化底蘊。
天津博物館與新蕾出版社聯手打造的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文博書籍《博物館追蹤記》,也在昨天與小讀者見面。這是一本依托天博館藏文物,創意研發的集文化、研學、互動、推理於一體的文博游戲書。圍繞這本書,還帶孩子們專門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六一活動』——『文博追蹤記』,讓孩子們與書中的文博小偵探一起探尋文物的奧秘,小觀眾們認真聽博物館專業講解員講述的一個個文物故事,度過了不一樣的『六一國際兒童節』。
天津美術館為孩子們舉辦了創意壯錦體驗活動。壯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圖案豐富、色彩艷麗、風格粗獷,極具民族特色。每一塊壯錦都像是一部故事、一首詩歌、一幅畫作,充滿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鄉土情懷。活動中,大家在老師帶領下運用綜合材料,體驗壯錦紋飾之美,從中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時尚設計的融合。
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舉辦的『以物換物』市集上,孩子們將日常生活中讀過的圖書、穿過的衣物、玩過的玩具等,經過事前消毒處理,拿到市集上進行交換,或捐贈給貧困地區有需要的同齡人,幫助孩子們樹立起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節約意識,養成惜福節儉的好品德、好習慣,讓愛的種子在寓教於樂中生根發芽。(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