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板凳上的博物館』獲獎 打造傳承中華文明的『第二課堂』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高麗 編輯:劉穎 2024-06-05 11:35:00

內容提要:記者從天津博物館獲悉,天博『板凳上的博物館』系列課程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將靜態展覽轉化為學校動態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在沈浸式環境裡,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非凡魅力,使博物館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第二課堂』,在『2024年度博物館優秀社教案例推介』中榮獲十佳優秀案例。

圖為同學們嘗試著在扇面上進行繪畫。本報記者 曹彤攝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天津博物館獲悉,天博“板凳上的博物館”系列課程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將靜態展覽轉化為學校動態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在沈浸式環境裡,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非凡魅力,使博物館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第二課堂”,在“2024年度博物館優秀社教案例推介”中榮獲十佳優秀案例。

  “板凳上的博物館”課程創新授課方式,打造了博物館資源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沈浸式學習的系列課程。課程以“雙師講堂”的形式開展,天博社教老師與學科教師進行多科聯動、雙向互動,社教老師圍繞展覽講解展出文物、展覽特色,學科教師利用專業知識基礎,深入淺出地講解復雜概念。該系列課程已開設“文物類”“歷史類”“民俗類”等不同主題課程,充分發掘博物館經典常設展覽、熱門臨展和館藏精品文物,以小見大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課程包括前置學習引導、博物館現場教學、參與體驗活動、課後分析互動等環節,讓青少年在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維度感知歷史與文化。如配合天津首次推出的最大規模的運河文化展“沽帆影遠——天津運河文化展”,社教老師結合展廳中天津民俗的內容,為學生們深入講述了充滿吉祥寓意的天津民俗知識,並帶領大家走進活動區親手體驗天津風箏的繪制過程。

  “板凳上的博物館”系列課程開展一年以來,已累計服務40餘所大中小學校,惠及學生1.5萬人次。受到了學生、家長和教師的一致好評。許多學生表示,通過“板凳上的博物館”系列課程,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激發了自己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家長們也認為,這樣的課程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們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具有積極作用。圍繞“板凳上的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將繼續組織專家和優秀館外資源定制推出專題課程,不斷推動博物館教育的創新發展。(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