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區古法斫制古琴技藝傳承四代 用心讓古琴續傳遠古的音韻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劉桂芳 編輯:孫暢 2024-06-13 10:10:34

內容提要:古法斫制古琴技藝是靜海區的區級非遺項目,第四代傳承人程廣桐十多年來全身心投入這項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他希望,他做出的古琴,在發出遠古音韻的同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天津北方網訊:古法斫制古琴技藝是靜海區的區級非遺項目,第四代傳承人程廣桐十多年來全身心投入這項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他希望,他做出的古琴,在發出遠古音韻的同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古法斫制出的古琴,型質精美,音色古雅,工藝復雜,全部采用純手工按古法制作,其音域寬廣,音色深沈,餘音悠遠。在一代代傳承人的努力下,古法斫制古琴技藝既承載了豐富的內涵,也有所發展並日臻完善。

  程廣桐告訴記者:“古法斫制古琴之工藝,在唐代基本定形,但由於每塊材料各有不同,槽腹的挖削無固定標准。而對於聲音的把控有個大方向,就是古人說的九德: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要斫制出一張好琴,完全靠制作者日積月累的經驗,因材施斫,完成制作,這需要有精湛純熟的手藝。”斫制古琴的木材,多以杉木、桐木為主,制作流程分為:選材、形制、槽腹、合琴、裹布、灰胎、髹漆、款識、軫足、上弦等十幾道工序,每道工序之間又銜接十幾道小工序,“制作一張古琴,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每道工序之後都需要用時間來陳化,讓其有一個穩定期。”

  從一個門外漢,到成為業內認可的斫琴師,程廣桐經歷了14年的磨礪。程廣桐回憶說:“我從小練書法,後來進行書法創作,總會在不經意間遇到有關於古琴的一些東西,就激發了我的興趣。在學習彈奏古琴的過程中,又發現不同的斫琴師有不同的理解,做出來的琴,聲音不一樣。所以我就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做琴,讓這塊木頭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發出遠古的音韻。”於是,他開始查資料、動手做,又拜師訪友,一點點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程廣桐在做琴的時候追求完美,“我常去博物館觀摩老琴、反復研究老琴圖片和名家的琴,讓我的創作有出處。同時,經我的手做出來的古琴、創作的書法作品,能給身邊的人帶來美的享受,我就感到很滿足。”(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