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為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推介武清特色文化,宣傳武清優勢資源,昨天,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武清區人民政府主辦,武清區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承辦的京津冀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交流會在武清舉辦。
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作為京津冀一條重要的文化生態廊道,大運河勾連著運河文脈的千年傳承,承載著沿岸城市的鄉土鄉情,更見證著京津冀瓣瓣不同、瓣瓣同心的歷史變遷。交流會上,京津冀運河文化專家學者就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以及武清在京津冀區域內獨特的資源優勢等內容分享研究成果,深入探討運河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共同探討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京津冀三地專家學者還走訪了東宇順香油、山珍園、御碑亭、武清區博物館等文化、非遺點位。他們一致表示,武清區自古即為水路之衝衢、畿輔之咽喉,運河文脈延續千年、奔湧不息,目前正高標准打造京津產業新城、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高端時尚消費和以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新商圈”,必將促進農、工、商、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助推大運河遺產保護及文脈傳承,助力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