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聆聽黨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者: 編輯:劉穎 2024-07-01 12:58:05

內容提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人們走進紅色景區景點、展館,通過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張張生動的歷史圖片、一段段詳實的文獻資料、一個個動人的黨史故事,回首崢嶸歲月、重溫紅色記憶,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同時凝聚起奮發前進的精神力量。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人們走進紅色景區景點、展館,通過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張張生動的歷史圖片、一段段詳實的文獻資料、一個個動人的黨史故事,回首崢嶸歲月、重溫紅色記憶,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同時凝聚起奮發前進的精神力量。

  北京·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本報實習記者 金洋 攝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總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按照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脈絡,共分為四個部分,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宣傳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從2021年6月18日開館以來,黨史展覽館共接待觀眾350多萬人次,接待團組1萬多個,其中青少年55萬人次。

  黨史展覽館近期專門整理了紀律建設方面相關的展示內容,重點講解、加強宣傳,讓廣大黨員乾部和人民群眾在全方位感受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歷史的同時,深刻領會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大意義。

  江西於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

  “七一”前夕,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師生來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於都開展研學活動,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前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矗立在江西省於都縣長征第一渡河畔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帆形的碑身寓意揚帆起航,300餘字的碑文向世人講述著那個壯舉的開端,凸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革軍委、中央機關、紅軍總部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在於都東門渡口邁開了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於都正式確定為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中央紅軍從於都出發後,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彪炳史冊的長征。 

  福建長汀·松毛嶺戰役紅軍指揮部

長汀縣中復村供圖

  在福建長汀,長滿雜草的戰壕是紅軍留下的印記,歲月斑駁的紅軍橋是將士出征的地點。1934年9月30日,中央紅軍第九軍團從這裡集結出發,開始長征。在此之前,紅軍在中復村前的松毛嶺展開了浴血保衛中央蘇區的一戰。閩西2.6萬人參加長征,只有2000餘人抵達陝北。這些前僕後繼、九死一生的英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七一”到來之際,在福建龍岩長汀中復村,人們參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松毛嶺戰役紅軍指揮部——觀壽公祠。

  陝西延安·寶塔山

近日,游客在延安寶塔山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延安成為無數中國先進青年心中的聖地,那裡有救亡圖存的希望,那裡代表了中國前進的方向。“我要去延安——抗戰時期愛國青年的時代抉擇”主題展覽近日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開展。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供圖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延安,中國革命的聖地。1935年到1948年,這片紅色熱土成為中共中央所在地。崢嶸歲月,見證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並孕育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近期,陝西延安紅色旅游持續昇溫,來自各地的游客走進寶塔山、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等地,學習革命歷史,感悟延安精神。

  河北西柏坡·七屆二中全會會址

  1948年5月,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使這個普通的山村成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進行戰略大決戰、創建新中國的指揮中心。在這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實踐中,孕育形成了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公僕精神,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進取精神,政治協商、團結合作的民主精神,立規嚴紀、集中統一的看齊精神,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趕考精神。

  “七一”前夕,黨員們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前重溫入黨誓詞。

   原標題:文化中國行|聆聽黨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