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無人機即刻起飛,對重點工業用能航線進行巡檢。”進入夏季,高溫天氣增多,天津濱海旅游區公用事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了對中新天津生態城旅游區域能源的供應工作。近日,該公司引進的智能巡檢無人機成為了常態化能源管道線路巡檢的“重要伙伴”。每到巡檢日,隨著調度值班員的指令,智能巡檢無人機緩緩駛離自動機艙,按照預定航線開始進行可視化巡檢和紅外線探測。

“在未引進巡檢無人機之前,能源管線運行情況均由巡線員進行定點定時巡視,巡檢工作量大、效率低,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天津濱海旅游區公用事業發展有限公司調度員介紹說,無人機作為常態化開展能源管道線路巡檢的“主力隊員”,大大提高了巡檢質量和效率,既確保管道安全平穩運行,又能保障用能安全。

據介紹,智能巡檢無人機集成了人工智能、衛星定位、前端識別等技術,搭載高清攝像頭、紅外熱成像儀等檢測設備,能通過熱成像儀精確檢測管線設備運行狀態,同步將巡視數據、圖像傳送至系統後臺。人工智能系統通過對歷史數據的自動分析對比,可即時判斷管線是否存在隱患,提高巡檢精度和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智能巡檢無人機還能自動識別施工機械和作業車輛,在危險性較高的施工現場,可代替人工“執勤”,通過增加巡檢頻次達到降低能源管線受施工破壞的風險。

巡檢無人機既可以通過“固定式”常態化監控重點局部區域,也能用“車載移動式”對航區內能源管線進行大范圍智慧巡檢,實現管線安全實時監測與預警。“有了智能巡檢無人機,年均可節省車輛維護、配品備件、人力等直接成本16萬元。此外,無人機均由北部能源中心分布式光伏供電,在節能環保的同時,可進一步降本增效。”天津濱海旅游區公用事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
截至目前,智能巡檢無人機已設定自動巡檢航線7條,累計飛行240餘架次、2300餘公裡,看護巡檢土地面積達2.4萬平方米,發現大型施工機械侵入管線保護范圍6次,在巡檢中發現管線泄漏點位1處,並多次參與監控施工現場。接下來,天津濱海旅游區公用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將繼續整合無人機、無人車、高位攝像頭等設備,進一步拓展空地聯動智慧巡檢綜合應用場景,促進智能巡檢、智慧運維等融合創新,為生態城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