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運河潤澤老城廂 天開煥發新活力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網信南開 作者: 編輯:付勇鈞 2024-07-05 23:00:34

內容提要:京杭大運河自天津築城設衛就滋養著一方人民,老城廂已經被運河水潤澤了600餘年,形成了獨特的南開文化,河畔的古文化街更是承載著運河千年流淌的痕跡。

天津北方網訊:京杭大運河自天津築城設衛就滋養著一方人民,老城廂已經被運河水潤澤了600餘年,形成了獨特的南開文化,河畔的古文化街更是承載著運河千年流淌的痕跡。

請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那天後宮山門前矗立著的兩根幡杆,在嘉慶年間就為三岔河口的船舶定向導航,守護著大家的平安。“泥人張”創始人張明山,經年累月在運河畔觀察著芸芸眾生,因此他手下的作品纔那麼傳神。“四大名繡”之一的蘇繡技術在距離千裡之外的天津落地生根,流傳百年,究其原因,正是靠大運河從南方運來的蠶絲,靠沿著運河北上成為教習的蘇州繡娘,纔讓聯昇齋刺繡在天津生根發芽。

時光荏苒,運河水不僅滋養著土地、哺育著百姓,還如一支畫筆,譜寫著沿岸經濟的繁榮。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之際,天開高教科創園在南開構建了生機勃勃的創新“生態雨林”,讓千年運河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感受著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煥發出的新光彩。

(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