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沈睡』在京津冀大地的民歌再度唱響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張帆 編輯:鄧坤偉 2024-07-09 08:32:51

內容提要:昨日(7月8日),『京津冀地區民歌表演人纔培養』項目開班儀式在北京舉行。該項目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中國音樂學院主辦。

開班儀式上,授課教師和學員共同觀看京津冀地區民歌宣傳片。 采訪單位供圖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7月8日),“京津冀地區民歌表演人纔培養”項目開班儀式在北京舉行。該項目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中國音樂學院主辦。

據介紹, 本次培訓由權威歌唱家、教育家、音樂理論家、民族民間音樂專家等組成教學團隊,30名學員分別來自京津冀地區的藝術院校教師、專業院團演員、中小學音樂教師、高校在讀學生。培訓時間為7月8日至8月8日,共計32天。培訓內容包括名家講座、理論研習、實訓輔導、實地采風、實踐演出五大部分,學員將系統深入學習京津冀民歌有關理論,提高民歌演唱技能,最終通過公開演出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京津冀地緣相連、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吳志武在致辭中說:“京津冀民歌既呈現出相對統一的區域文化特色,又各具特點。希望大家深挖傳統音樂、地方民歌研究課題,保護和傳承那些未被重點關注到甚至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該項目負責人、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李琳說:“北京有上千首民歌,但很多在座的學員並不了解。我們不能讓民歌躺在紙面上,停留在白紙黑字之間。推動京津冀民歌走向舞臺,讓更多人關注喜愛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原主任王士魁從教學經驗出發,指出當前京津冀地區民歌發展的困境,“學生在演出、比賽中選唱的京津冀民歌作品極少。這一定程度說明我們的引導和傳播還不夠。”本次培訓教材選入了22首京津冀民歌,其中北京民歌7首,天津民歌6首,河北民歌9首。他希望學員們能通過此次學習深入了解區域內民歌,推動京津冀民歌傳承發展。

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理論教研室主任徐天祥介紹:“能讓沈睡在民歌集裡的歌曲再度被人們唱響,是此次活動最大的意義。據學者考證,在萬裡之外的歐洲匈牙利有一首曲子和河北民歌《小白菜》十分相近。這說明千百年前,我們的京津冀的音樂文化可能就傳播到了歐洲。”在他看來,京津冀民歌中有鏗鏘有力的慷慨之歌,也有童趣幽默的民間小調,是一個亟待挖掘的民歌資源寶庫。

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孫麗英是本次培訓的授課老師之一,她從自己把河北民歌融入歌劇的演出經歷出發,勉勵學員們刻苦學習,“向民歌表演藝術的最高境界紮實邁進,在藝術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津雲新聞編輯鄧坤偉)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