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網訊:“看,我做的竹編畫,我要把它擺在書桌前!”家住北辰區泰來西裡社區的青少年劉彤,正向奶奶展示著在社區夏令營中親手制作的非遺手工。
泰來西裡社區聚集青少年“文化傳承+道德引領+志願服務”,攜手辰希青少年社工中心策劃開展“古風國韻”青少年暑期夏令營,以互動集章形式吸引青少年“沈浸式”學習傳承非遺文化,在豐富轄區青少年兒童暑期生活的同時,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學習有收獲,成長有進步”的暑假。
日前,社區暑期國風夏令營開營儀式暨首場非遺主題活動在社區活動室成功舉辦。泰來西裡社區書記為夏令營的17名首批學員頒發了“小小非遺傳承人”集章卡,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夏令營的各項活動,多學習非遺知識,隨後,首場非遺文化活動便正式開啟。
活動中,青少年社工與來自浙江傳媒學院的“揚帆計劃”大學生志願者於永佳一起,用風趣幽默的講解,結合精美的PPT,為社區青少年講解了關於竹編技藝的傳說故事、歷史和文化底蘊以及制作方法,並手把手教小朋友們制作一幅簡易的竹編畫。青少年們探著小腦袋,一步步地跟著社工和志願者學習,不僅做到了學習非遺技藝,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去發掘非遺技藝的無限可能。
竹編畫課堂即將結束時,社工老師為每位小學員的學員證上都蓋上了學習打卡印章。據了解,此次社區國風夏令營共包含五節課程,圍繞非遺之聲、非遺之味、非遺之美、非遺之自然、非遺之節氣等主題,打造豐富多彩的國學體驗,寓教於樂,寓學於趣,提高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開展暑期國風夏令營系列活動,不僅是為了讓青少年在學習和制作的過程中感受非遺的魅力,讓孩子們在寓教於樂中學非遺、玩非遺、傳非遺。更是引導社區青少年兒童度過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暑期。社區也將繼續努力,用實際行動解決暑期孩童‘看護難’問題,關心關愛青少年兒童成長,營造和諧友善的社區文化氛圍。為落實‘辰興十乾·五解五促’主題活動要求,聚焦群眾需求貢獻泰來西裡社區的力量。”社區居委會主任表示。
(天津日報記者韓愛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