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您往後在家就能辦理,不用為這事兒跑了,我馬上教您怎麼操作……』
這幾天,靜海區靜海鎮居民李宏光正在籌備開辦一家公司。聽經商的朋友提及,如今開辦公司的手續已簡化不少,不過仍有個別文件需自行前往靜海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
8月2日碰巧路過,李宏光進門一瞧,等待叫號的人寥寥無幾,便到前臺諮詢。經詢問得知,靜海區在深化政務服務改革進程中持續做『減法』,朋友所說的那些證明很多已經不用開具,也無需多次跑腿,並且還始終在做『加法』,增添的是對群眾的服務與貼心關懷。
『「靜心辦」智慧平臺即將上線,把一窗辦理的「窗」從辦事大廳遷移至軟件裡,群眾通過手機下載後,將材料拍照上傳,便可一鍵辦理。』工作人員孫瑞?向李宏光介紹。
『真是太好了!如此看來,公司很快就能開業啦!』在辦事大廳,李宏光激動地為靜海區這些創新和改革點贊。有了工作人員的說明,他這個『門外漢』也差不多弄明白了,『靜心辦』上線後,幾乎所有流程都能用手機操作。
眼下,靜海區政務服務辦的『靜心辦』智慧平臺已進入最終調試階段,近日即可上線。據介紹,此平臺融合了惠企政策、法治體檢、依法納稅、金融服務、人纔招聘以及生活服務等諸多場景,致力於提昇各類市場主體政務服務體驗,進而構建起靜海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
『通過打造智慧平臺,實現了辦理過程的可視化,讓老百姓省時省力,最終形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政務服務機制。』靜海區政務服務辦黨組書記、主任田琴說,『靜心辦』平臺上線後,將持續收集市場主體反饋,根據個性化需求,優化提昇平臺功能,提高用戶滿意度。
辦理進度的公開透明,解決了過去企業不知道辦到哪一步、要找誰辦的問題,憑借後臺『一企一碼』檔案,能夠根據不同項目情況,進行進度跟蹤、數字審批、服務前置,讓項目進度推動政務服務提前辦理,做到進度可視、流程可控、問題可溯。同時,平臺將對每個項目的辦理情況進行標准計時、超時監督,一個環節緊接下一個環節,實現全區政務服務體系的『無縫銜接』。
走進靜海區政務服務大廳,已經很少看到人們排隊等號的場景,隨辦隨走、網上辦理成了平常事,從有想法到能落地通常只間隔『一小時』。
據介紹,當前,靜海區正不斷推動政務改革,做到『向外伸手、向前辦事』,把服務場地放在企業辦公室裡,把服務重點放在項目建設節點前。
跟隨政務服務工作人員俞淑潔,記者來到了天津助友重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今年,由於訂單增多,公司決定盤活周邊閑置土地,新建產線、擴充產能,以提昇企業市場佔有率。
7月30日,公司辦事員王英傑掃描『你呼我應·碼上辦』明白卡上的二維碼,撥通了俞淑潔的電話,說明了項目需求。次日清晨,俞淑潔便攜帶材料到了企業門口,向王英傑清晰地講解了新建廠房的大致流程以及所需准備的相關材料,並且將能夠辦理的事項當場完成,暫時無法辦理完畢的則約定好時間,盡快上門辦理完結。
『速度真快,新廠房很快就能投入建設,更精密、更先進的新生產線今年就能落地。』展開施工圖,助友重工企業部門經理杜偉滿懷乾勁。
今年以來,靜海區持續增強企業『三級包聯』『你呼我應』和問題受理等機制的作用,打通政務部門的數據接口實現共享,達成從招商引進直至開工建設、投產運行的各情況統計分析,讓服務始終領先於項目『進度條』,使企業能夠心無旁騖地搞生產、促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促進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完善覆蓋全國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靜海區政務服務辦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要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完善機制建設、推動因企施策,從各個方面提高群眾滿意度、獲得感。』田琴說,靜海區正在深化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通過數據驅動、流程再造,讓政務服務更精細、更智能、更可視。通過進一步暢通反饋渠道,接納群眾意見建議,不斷優化政務環境,讓服務內容更精准、更貼心,努力將靜海區打造成投資興業發展高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靜海之為。(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