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釋放創新創造活力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24-08-04 12:15:39

內容提要:國家發展靠人纔,民族振興靠人纔。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其中,人纔是重要的戰略性支橕。

【人纔是第一資源·筆談】

作者:王藝潼(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國家發展靠人纔,民族振興靠人纔。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其中,人纔是重要的戰略性支橕。

集聚高素質高水平人纔、激發和釋放人纔創新創造活力關鍵在體制機制,體制順、機制活,則人纔聚、事業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只有進一步破除人纔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纔政策,纔能讓各類人纔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纔智充分湧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牢雄厚人纔基礎、提供有力人纔支橕。

堅持“四個面向”,自主培養與精選引進相結合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求我們走好人纔自主培養之路的同時,注重引育海外人纔。《決定》提出,“完善人纔自主培養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高水平人纔高地和吸引集聚人纔平臺”“完善海外引進人纔支持保障機制”,為今後人纔培養工作指明了方向。

不斷提昇人纔的自主培養能力,是人纔工作、人纔政策的根本之道。要立足需求驅動,創新培養模式。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略導向,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完善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參與的培養模式,健全創新人纔全鏈條自主培養體系。要加強頂層設計,突出國家戰略人纔的自主培養。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同時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纔和青年科技人纔,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不斷提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強調人纔自主培養絕不意味著自我隔絕,而是要進一步衝破觀念束縛、搶抓機遇,千方百計集聚海內外優秀人纔。要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纔觀念,探索更為開放靈活的全球人纔資源聚集機制,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瞄准“增量”,突出人纔重點,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引進更多活躍在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戰略科學家,使中國成為世界人纔集聚地。

堅持以用為本,完善管理與優化配置共推進

聚天下英纔而用之,歸根結底在“用”。《決定》從“完善人纔有序流動機制”“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制度”等方面突出以用為本的理念,通過破除人纔使用和流動藩籬,用好用活人纔,確保人纔用其所長、任其所宜、用當其時、用當其位。

進一步向用人單位授權。人纔怎樣用好,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推進人纔管理體制改革,構建科學高效的人纔管理體制,當務之急是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破除不敢授權、不會授權、不願授權的制度性禁錮,讓用人單位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同時,建立有效的自我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確保用人主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切實按法律、政策、制度、程序辦事,公正開展人纔的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工作,確保授權落地落實、用人單位盡責盡力。

進一步為人纔松綁和賦能。實踐告訴我們,只有人纔為本、信任人纔、尊重人纔、善待人纔、包容人纔的地方,纔能集聚和湧現出高水平人纔和高水平成果。完善管理的目的不是“管死”,而是要“管活”,通過“好管理”和“管理好”,最大限度彰顯人纔價值。要最大限度賦予領軍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軍令狀制度,鼓勵科技領軍人纔掛帥出征,樹立激勵創新、主動作為、寬容失敗的鮮明導向,更好激勵人纔乾事創業。更大力度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讓人纔靜心做學問、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進一步推動人纔有序高效流動。用好用活各類人纔,重在“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提高崗位匹配度和適用率,把合適的人纔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完善開放、流動、競爭、協同的靈活用人機制,推動形成以崗位職責為依據、以績效考核為標尺的管理體制,實現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暢通人纔社會性流動渠道,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檔案、人事關系等制約,促進城鄉、區域、領域、行業之間人纔合理有序流動。

堅持正確導向,科學評價與有效激勵同著力

激勵機制對人纔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人纔的有效激勵離不開構建科學的人纔評價體系。《決定》提出,“強化人纔激勵機制”“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纔評價體系”。只有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纔能充分調動人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構建創新人纔自由湧現、脫穎而出的人纔創新生態體系。

著力健全科學合理的人纔評價體系。一方面,要樹立人纔評價的正確導向。堅持“破四唯”與“立新標”並舉,基礎前沿研究突出原創導向,社會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導向,應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評價突出市場導向。科學設置人纔評價周期,基礎研究人纔、青年科技人纔重點推行聘期評價、長周期評價,消除急功近利、浮躁浮誇等不良風氣,遵循人纔成長與發展規律,避免簡單以靜態評價結果給人纔貼上“永久牌”標簽,真正形成有利於人纔潛心研究和創新的氛圍。另一方面,要完善並全面推進分類評價機制。按照不同類型人纔成長發展規律和不同領域、不同崗位職責要求,探索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纔評價體系,加快回答不同門類、不同性質的人纔評價“誰來評”“怎麼評”“評什麼”“怎麼用”等基礎性問題,避免對各類人纔“一把尺子量到底”。

著力強化靈活適當的人纔激勵機制。要進一步加大對領軍人纔、重點人纔的激勵力度。加大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力度,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在人纔梯隊配套、科研條件配套、管理機制配套上向關鍵核心領域科研人員、高層次人纔、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團隊和優秀青年人纔傾斜,激勵其甘坐“冷板凳”,潛心開展科研。同時,進一步精簡優化人纔帽子,整合各類人纔計劃,克服以“帽”取人、按“帽”分配資源的弊端。

   原標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釋放創新創造活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